第34章 情况

  嘎南仓库,已经成了杨鸣在纳市的落脚点。

  杨鸣来这里已经一月有余,而秦爷那边的人,并没有找来纳市。

  每天,杨鸣都会穿过宽阔的水泥场地,从正门进入仓库。

  门口总有几个工人忙着指挥叉车搬运货物,旁边保安亭里的中年保安则百无聊赖地翻着报纸,时不时抬头看看来往的车辆。

  仓库内部,高大的货架整齐排列,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纸箱和木箱。

  电动叉车在过道上来回穿梭,忙碌地搬运货物。

  杨鸣的工作就是在这里统计进出货物。

  朱波时常来仓库,但与他几乎没有交谈。

  这让杨鸣觉得,对方可能只是单纯地给了他一份工作。

  倒是那个叫花鸡的家伙,每次送货都要对他冷嘲热讽几句。

  杨鸣懒得理会,只管专心做好自己的事。

  他住的宿舍里有五个人,其中有个叫王伟和他关系还不错。

  闲聊中,杨鸣从王伟那里了解到不少情况。

  原来,这个看似普通的嘎南仓库背后大有来头。

  虽然是朱波在管理,但实际上它隶属于一家叫瀚海国际贸易的公司。

  公司老板叫张志强,人称“强哥”,据说在纳市道上很有名气。

  王伟告诉杨鸣,仓库里的工人大多是刑满释放人员。

  在纳市道上,朱波是出了名的喜欢收留那些走投无路的兄弟。

  一开始,杨鸣还以为这个仓库是存放什么违禁品的中转站,可这段时间了解下来,做的全是合法生意,这让他很是不解。

  这天和往常一样,杨鸣下班后回到了宿舍。

  今天正好轮到王伟休息,他兴致勃勃地提议道:“你来纳市还没好好逛过吧?走,我带你出去兜兜风。”

  杨鸣本来不想去,但转念一想,既然已经在这里落脚了,周围的环境自然也要摸清楚。

  于是,他答应了王伟的邀请。

  两人骑上踏板摩托车,离开了嘎南仓库。

  一路上,王伟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在纳市,最多的就是傣族,其次就是哈尼族,还有拉祜族、彝族、爱伲族……”

  他突然想起什么,补充道:“就文哥,他就是爱伲族的人。”

  “孙文?”杨鸣问道。

  “嗯,花鸡是佤族人。”王伟接着说。

  杨鸣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即问道:“那你是什么族?”

  王伟咧嘴一笑:“你猜我是什么族?”

  “汉族?”

  “哈哈哈……被你猜对了。”王伟大笑起来。

  杨鸣无语地笑了笑。

  很快,摩托车就来到了市中心。

  纳市的夜晚比白天热闹得多,街道上人来人往,灯火通明。

  王伟解释道:“毕竟白天太热,大家都不怎么喜欢出门。”

  王伟首先带杨鸣去了步行街。

  这里大多数都是卖玉石的店铺,琳琅满目的各种宝石应有尽有。

  王伟低声对杨鸣说:“我跟你说,这些地方的石头一大半都是假的,全都是缅甸玉。”

  杨鸣对玉石不太了解,便问道:“缅甸玉怎么了?”

  “缅甸那边过来的玉都是废料,都是称斤卖的。”王伟解释道。

  逛完步行街后,王伟骑车带着杨鸣来到了纳市大桥。

  两人把车停好,站在大桥上,俯瞰着沧江的夜景。

  “喏,那边看到了没?”

  王伟指着大桥下面,一排排类似帐篷的东西映入眼帘。

  “那是什么?”杨鸣好奇地问。

  “床啊。”

  “床?”

  “对啊,你没看到上面挂着蚊帐吗?”

  “这些床怎么放在这?有人在这里住?”杨鸣有些意外。

  王伟神秘一笑:“走,我带你去开开眼。”

  很快,两人就从大桥上下去,来到了江边。

  在桥上的时候还没发现,这一下来才发现人特别多。

  也是在这时,杨鸣明白了这是个什么地方。

  不少年轻女孩站在一张张搭着蚊帐的床边正在揽客,有几个民工还正在讨价还价。

  除此之外,杨鸣注意到有些床旁边还挂着一个晾衣架,夹子上夹着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塑料套。

  杨鸣愣了一下,王伟笑着解释说:“那玩意洗干净了,还可以再用。这地方十块、五块就可以来一次……所以大家都舍不得买塑料套。”

  “我看好多还挺年轻,她们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