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扩大规模的烦恼

尝试起来,一开始,大家都有些手忙脚乱,不是麦草穿错了位置,就是绕圈的手法不对,急得额头上都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但在张雯清的耐心指导下,经过几次反复尝试,大家渐渐熟练起来。果然,效率有了显着的提高,原本需要花费半天时间才能编好的一个手工艺品,现在不到一半的时间就能完成,而且编出来的质量比之前更好,更加精致美观。

  “太棒啦,雯清,你就是咱们的大救星!”性格直爽的铁蛋兴奋地大喊起来,他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中充满了对张雯清的敬佩,仿佛张雯清是无所不能的英雄。

  大家顿时重拾信心,一个个干劲十足地投入到生产中。打谷场上再次热闹起来,麦草在孩子们的手中飞快地穿梭,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演奏一首充满希望的乐章。他们欢快的笑声此起彼伏,与麦草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在阳光的映照下,他们的身影显得愈发坚定而充满活力,仿佛正朝着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

  此时,一向沉默寡言的柱子突然站了出来,他犹豫了一下,然后鼓起勇气说道:“雯清,虽然这编织技巧能提高点效率,可订单还是多得吓人,咱们晚上也加把劲咋样?多一个晚上,说不定就能多编不少东西,按时完成订单的把握也更大。”

  “晚上?可晚上光线不好,编织的时候容易出错呀。”细心的小兰立刻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她微微皱着眉头,脸上露出一丝忧虑,她深知光线不好可能会影响编织的质量。

  张雯清思索片刻后,说道:“柱子这个想法挺好的,咱们可以找些灯笼来挂着,这样光线应该能好点。不过大家晚上要是觉得累了,就千万别硬撑着,安全和质量还是最重要的。咱们可不能为了赶进度,就忽视了这些。”

  “行嘞,咱们晚上一起干!”孩子们齐声响应,声音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仿佛要与困难决一死战。

  傍晚时分,打谷场上陆陆续续挂起了几盏灯笼。昏黄的灯光在晚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孩子们加油鼓劲。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借着灯笼柔和的光线,继续着手中的编织工作。月光如水,洒在他们身上,与灯笼的光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与奋斗的美好画面。尽管疲惫渐渐爬上他们的脸庞,但他们眼中的光芒从未熄灭,那是对成功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

  随着夜幕越来越深,困倦如同潮水一般,一波又一波地侵袭着孩子们。二蛋忍不住打了个哈欠,手中的麦草差点滑落。“二蛋,要不你先回去休息吧,别累着了。”张雯清关切地说道,他看着二蛋疲惫的样子,心中有些心疼。

  “不用,雯清,我还能坚持。咱们这么多人一起努力,肯定能按时完成订单。”二蛋揉了揉眼睛,强打起精神,坚定地说道。

  “对,咱们一起坚持!”其他孩子也纷纷附和,他们的声音虽然因为疲惫而略显沙哑,但却充满了力量,那是团结的力量,是对成功的执着追求。

  在这艰苦却又充满希望的氛围中,孩子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继续着手中的编织工作。他们深知,每多编出一件手工艺品,就离成功更近一步,未来的美好生活仿佛就在不远处向他们招手。他们坚信,只要团结一致,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迎来属于他们的辉煌。

  在大家努力编织的过程中,张雯清想起了之前听到的一个生意经故事。他停下手中的活儿,清了清嗓子说道:“大伙先停一下,我给你们讲个事儿。以前有个卖布的商人,刚开始他的生意也不咋好,他就琢磨咋能让生意好起来。后来他发现,每个村子的人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