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灞桥烟柳

  那文士静立柳下,衣袂翻飞间自有一股出尘之气。晨光透过柳隙,在他周身镀上一层淡淡光晕,恍若画中仙人踏破云烟而来。

  李乾心下暗赞,凝神细观。只见这文士腰间悬着一柄青锋,大唐尚武之风盛行,文人佩剑本是寻常。

  但李乾何等眼力,一眼便瞧出异样,此人步履沉凝,举手投足间暗合剑理,分明是个深藏不露的剑术大家。

  “此人究竟......”李乾正自思忖,忽被一声清越的惊叹打断。

  “呀——”高乐瑶檀口微张,眸中映着漫天飞絮。

  这生长西域的姑娘何曾见过这般景象?但见灞桥两岸柳浪千重,飞絮如雪,与远处终南山色相映成趣,恰似天上宫阙落凡尘。

  双儿早已看痴了,连惊呼都忘了出声。纤纤玉指不自觉地绞着衣带,杏眼里盛满惊叹。

  “这...这比天山雪海还要动人!”高乐瑶终于找回声音,却仍带着梦幻般的轻颤。

  她忽然转身,拽住李乾的袖角:“李乾,我们在此多留片刻可好?”

  裴厚、牛陶等将士闻言,俱是眼巴巴望来,这些长年戍边的汉子,此刻却像孩童般露出渴盼神色。

  对他们而言,长安的一砖一瓦都带着传说色彩,更何况这“关中八景”之首的灞桥烟柳?若就此错过,只怕要抱憾终身。

  “好!”李乾朗声应允,眼中含笑。

  “你最好了!”

  高乐瑶眸中星光璀璨,她翩然跃下马背,提着石榴裙裾,像只欢快的云雀般奔向如画景致。

  那窈窕身影在飞絮中若隐若现,腰间丝带随风飘舞,看得李乾心头一热,连忙轻咳一声稳住心神。

  “都去赏景吧。”李乾朝裴厚等人挥手。

  “谢李校尉!”众将士欢呼雀跃,黝黑的面庞因兴奋而泛红。

  他们像打了胜仗般挥舞双臂,粗犷的笑声惊起柳梢的雀鸟,转眼便四散奔入那片雪色柳烟中。

  望着他们雀跃的背影,李乾嘴角含笑,他负手漫步于垂柳之间,任飞絮沾满衣襟。

  千年古柳垂丝万缕,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诗行里。忽有微风拂过,掀起漫天雪浪,恍若置身蓬莱仙境。

  只是这仙境总萦绕着淡淡愁绪,多少文人墨客曾在此折柳相送,多少离人泪浸透了这片泥土。

  李乾轻抚粗糙的树皮,指尖触到无数道浅浅的刻痕,那该是历代离人留下的印记。

  “李乾!”高乐瑶忽然从柳烟中钻出,发间沾着几朵白絮,像簪了星子。

  她指着不远处的高坡,眼中盛满期待:“那里能望尽整座灞桥,我们......”声音渐低,纤指不自觉地绞着衣带。

  “好。”李乾点头,见她瞬间亮起来的眸子,不由想起长安上元节的灯火。

  李乾顺着她纤纤玉指望去,只见不远处一座青翠丘陵隆起,恰似天然画屏般将灞桥景致尽收眼底。

  “快些去!”高乐瑶急不可待地跺了跺脚,绣鞋尖儿在草地上碾出个小坑。

  “且慢。”李乾忽而轻笑,“如此良辰美景,岂可无酒助兴?”说着拍了拍腰间酒囊,那是哥舒翰临别相赠的西域葡萄美酒。

  “你想得真周到。”高乐瑶抿嘴一笑,颊边梨涡浅浅。

  两人沿着蜿蜒小径徐行时,她总忍不住偷眼去瞧身旁这个伟岸男子,每每四目相对便慌忙低头,耳尖都染上了柳絮般的绯色。

  少女幽香混着柳絮清香阵阵袭来,李乾不禁心神荡漾。

  他暗自思忖:“高节度使将掌上明珠托付于我,究竟是要我护送周全,还是...”这个念头一起,顿时觉得手中握着的酒囊都滚烫起来。

  登临高处,高乐瑶竟似新婚小妇人般殷勤。只见她取出绣帕拂净青石,又变戏法似的从食盒里取出几样精致小菜。

  素手执壶时,腕间银镯叮咚,比酒浆落入杯中的声响还要清脆动人。

  两人对坐共饮,高乐瑶浅尝辄止,每次举袖掩唇时,眼波比杯中的琥珀光更醉人。

  李乾则仰头痛饮,喉结滚动间尽显男儿豪气,美酒、佳肴、胜景,更有绝色在侧,李乾恍惚觉得,便是当年刘禅“乐不思蜀”也不过如此。

  “好酒!当真好酒!”

  忽闻一声清越赞叹,回首望去,但见那谪仙般的文士踏草而来,衣袂翻飞间竟似缩地成寸。

  最奇的是他那双星眸,此刻正死死盯着李乾手中的夜光杯,炽热得仿佛要烧穿杯壁。

  那文士周身似有烟霞缭绕,举手投足间尽是出尘之姿,令人见之忘俗。

  可此刻,这位飘然若仙的人物却直勾勾盯着酒杯,喉头不住滚动,竟还下意识用袖口擦了擦嘴角,俨然一副酒虫作祟的馋相。

  “噗嗤——”高乐瑶忙用罗袖掩住樱唇,眼角却弯成了月牙儿,悄悄朝李乾眨了眨眼。

  这般谪仙人物竟为杯中之物失态,着实令人忍俊不禁。

  “世间竟有如此嗜酒之人!”李乾心中暗叹。

  文士蓦地惊醒,白玉般的面庞腾起一片红云,转身欲走时衣带当风,颇有落荒而逃之态。

  “先生且慢!”李乾朗声相邀,“萍水相逢亦是缘,若不嫌酒薄,何不共饮?”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