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豪华阵容

  就在李乾惊疑不定之际,李白突然拍案而起。他踉跄着向前两步,仰天长啸,那啸声如孤鹤唳天,满是不平之气。紧接着,他振袖而歌,声若金石相击: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这一声长吟,仿佛将满腔郁结尽数倾泻。

  随着《行路难》的诗句一字字迸出,整个庭院似乎都笼罩在一片悲凉之中。崔宗之与焦遂早已泪湿衣襟,以袖掩面,不忍卒闻。

  李乾心头一震,终于明白其中缘由。

  原来李白听闻哥舒翰出征在即,想到自己空怀报国之志却无门可投,这才借酒消愁。谁知酒入愁肠,反化作相思泪,竟至这般境地。

  “太白兄!”李乾突然一声断喝,“你可愿为国效力?”

  李白恍若未闻,兀自喃喃:“行路难...归去来...”

  “眼下正有一个报国的机会!”李乾深知寻常言语难以打动,索性单刀直入。

  “嗯?”李白涣散的目光骤然凝聚,如电般射向李乾。他身形一晃,酒坛“咣当”坠地,摔得粉碎。

  “我奉旨监军,带你出征不过举手之劳。”

  “当真?”李白声音发颤,眼中迸发出惊人的光彩。他双手死死攥住衣襟,整个人都在微微战栗,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

  数十载寒暑,报国无门。此刻乍闻良机,李白胸中激荡之情,岂是笔墨所能尽述?他双唇颤抖,眼眶发热,能强自按捺住不曾晕厥,已是竭尽全力。

  “眼下军中暂无合适职缺,但你可先入我幕府。”李乾郑重颔首,“待时机成熟,再为你谋个正经差遣。”

  身为监军,李乾自有辟置幕僚之权。若要为李白谋个军中实职,不仅手续繁复,更恐节外生枝。

  若教高力士、李林甫之流知晓,必会从中作梗。倒不如先以私人幕僚身份随军,待立下战功再作打算。

  “但能报效朝廷,莫说幕僚,便是执鞭坠镫,李白亦甘之如饴!”李白朗声长笑,眉宇间阴霾尽扫,那股超然物外的仙家气度又重新回到了他身上。

  “蹉跎数十春秋,终得报国良机!”他仰天长啸,豪情直冲霄汉。

  “李老弟,此等快事,岂能无酒?”李白执起李乾的手就要入席。

  “此处饮酒不够痛快,”李乾反手握住李白,“随我去府上,再邀两位朋友共谋一醉!”

  说罢,拉着李白大步流星向外走去。

  “贤弟,你这是唱的哪一出?方才邀你饮酒,你推说有事,这会子又急吼吼地把我拽来?”

  郭子仪随着裴厚踏入庭院,人未至声先到。他今日得偿所愿获准出征,本欲与李乾把酒言欢,却被婉拒,心中难免郁郁。

  数十载苦等方得良机,挚友却不肯同庆,饶是郭子仪这般豁达之人,也不免要抱怨几句。

  “恩公在上,请受郭某一拜!”

  话音未落,郭子仪忽见李白与李乾并肩而来,当即抢步上前,推金山倒玉柱般跪倒在地,咚咚咚就是三个响头。当年救命之恩,至今铭感五内。

  “郭将军使不得!”李白连忙搀扶,细细端详眼前这位威武将军,欣慰道:“当年初见便知非池中之物,果然已成栋梁之才!”

  正说话间,忽闻院外一阵爽朗大笑:“好你个李乾!方才推三阻四,这会子又差人催命似的请我,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只见哥舒翰龙行虎步而来,身后跟着费雷。他本已断了饮酒之念,忽得李乾相邀,这一路行来心中好奇的紧。

  “我这里有两位朋友要引荐与兄台!”李乾昂首挺胸,满脸自豪。

  "朋友?"哥舒翰闻言双目放光,他平生最喜结交朋友,当即来了精神。

  "这位是名满天下的李翰林,这位是号称‘郭无’的子仪兄。"李乾一一引见,“而这位,正是哥舒翰将军!”

  三人相视而笑,彼此眼中俱是惺惺相惜之色。

  李白诗才冠绝当代,郭子仪武艺独步天下,哥舒翰侠名远播四海,此刻英雄聚首,当真风云际会。

  不知是谁先伸出手,四双有力的手掌很快紧紧相握。

  ----------------

  “当心台阶。”高乐瑶与双儿一左一右搀着烂醉如泥的李乾,小心翼翼地向内室挪步。

  素来千杯不醉的李乾,此刻却像抽了筋骨似的,整个人软绵绵地挂在两个姑娘肩上。

  自穿越以来,饮惯现代高度酒的李乾,对唐朝这些淡如清水的酒浆向来不屑一顾。从安西到长安,酒桌上从未逢过敌手。

  可今夜......

  “唔...再...再满上...”

  李乾含糊不清地嘟囔着,脸颊烧得通红。

  这也难怪,今夜与他推杯换盏的,哪个不是青史留名的豪杰?诗仙李白、战神郭子仪、名将哥舒翰,这般风云际会的场面,怕是翻遍史册也寻不出第二回。

  更令他暗自得意的是,这场千古难逢的英雄会,全凭他一手促成。

  “不能饮偏要逞强。”高乐瑶轻声埋怨,手上却将人搂得更紧了些。月光透过窗棂,映得她耳尖微微发红。

  本小章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