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百年夙愿今朝偿

  河湟百姓比谁都清楚石堡城的分量。

  这座雄关失守的百余年间,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血泪浸透了这片土地。

  而今捷报传来,整个河湟顿时沸腾,老人们跪地痛哭,妇人孩童奔走相告,商贾农人抛下活计相拥而庆。

  十万火把照亮夜空,哥舒翰一马当先疾驰而来。

  这位素来沉稳的统帅此刻满面红光,像个少年郎般挥舞马鞭,率军直奔石堡城。铁骑如龙,大地震颤,不过半个时辰便至城下。

  此时的石堡城已是一片欢腾海洋。唐军将士们抛盔弃甲,相拥而泣,有人擂鼓,有人狂舞,更有人对着吐蕃俘虏吐舌做鬼脸。

  “监军!”

  哥舒翰飞身下马,一个虎扑将李乾按倒在地,在那张俊脸上狠狠亲了几口,又揉乱他满头黑发。

  李乾也不示弱,反手就把他的胡子揪得东倒西歪。

  正当哥舒翰要扑向李白时,另外三位将军已抢先将他压倒。哥舒翰被揉搓得衣衫不整,却笑得像个孩子:“郭子仪那小子呢?”

  “末将来迟!”

  马蹄声急,郭子仪押着悉诺罗飞驰而至,昔日嚣张的吐蕃大将此刻蜷缩如丧家之犬。

  哥舒翰铁钳般的大手死死扣住悉诺罗的后颈,像拖死狗般将他拽到悬崖边。

  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吐蕃大将此刻面如死灰,四肢瘫软如烂泥。

  “我大唐多少儿郎命丧你手!”哥舒翰声若洪钟,在峡谷间回荡,“今日便用你的血,祭我河湟十万英魂!”

  “来人!”哥舒翰转身拭去眼角血泪,指着跪成一排的吐蕃俘虏,“把这些豺狼统统扔下去!让他们在黄泉路上,给我大唐将士磕头谢罪!”

  “扔下去!”唐军的怒吼震彻山谷。为了这座染血的雄关,七千大唐儿郎永远长眠于此!

  哥舒翰伫立崖边,作为主帅,那道强攻的军令至今仍如尖刀般剜着他的心。此刻,他抓起悉诺罗的刹那,仿佛要将百年血仇都倾注在这一掷之中。

  “不——”悉诺罗的惨叫划破夜空。

  这位吐蕃悍将直到坠崖的瞬间,都不敢相信大唐竟会放弃献俘请功的荣耀。

  “饶命啊!”

  “我们永世不敢再犯大唐!”

  剩余的吐蕃士卒瘫软在地,裤裆间渗出腥臭的液体。他们惊恐地发现,连主帅都被像垃圾般抛下悬崖,自己这等蝼蚁又岂能幸免?

  李乾冷笑一声,双臂如铁钳般提起两个吐蕃兵。那两人在空中徒劳挣扎,宛如断线纸鸢坠入深渊。

  唐军将士一个接一个上前,将仇敌投入万丈悬崖。每一声坠落的惨嚎,都是对阵亡袍泽最好的祭奠。

  “弟兄们,我对不住你们!”哥舒翰突然双膝跪地,额头重重磕在染血的石板上。

  这位统帅此刻泪如雨下,浑身颤抖得如同风中残叶。他想起那些前赴后继的将士,想起自己下达军令时心如刀绞的痛苦。

  李乾眼前浮现出唐军舍生忘死的冲锋场景,双腿一软跪倒在地,“安息吧!石堡城打下来了!””

  郭子仪、李白等人齐刷刷跪倒,龙武军将士纷纷伏地痛哭。整座石堡城沉浸在悲恸之中,呜咽声与山风交织,仿佛在祭奠那些永远长眠的英魂。

  历史上哥舒翰西屠石堡城,大唐失去了四万五千个儿郎。而今夜,因李乾一计奇谋,这座噬人雄关只吞噬了八千忠魂,这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哥舒翰望着满地血污,喉结不住滚动。他比谁都清楚,若无李乾那神来之笔的夜袭,明日此时,这山道上堆积的尸骸恐怕要多出五倍不止。

  这时,李乾缓步上前,在哥舒翰肩头重重一按:“哥舒兄,石堡城虽下,大非川犹在。将士们的血,不能白流。”

  哥舒翰深吸一口气抬头,眼中悲恸已化作熊熊战意:“弟兄们!今日,我们踏平了这座噬人雄关!”他铁枪指地,声震四野,“百年来吐蕃铁骑就是从这里,践踏我河湟沃土!”

  “大唐万岁!”数万铁甲同声怒吼。

  哥舒翰大手一挥,城下顿时鸦雀无声:“我见过被焚毁的村落,见过挂在树梢的婴孩,见过被凌辱致死的妇人!今日,我们终于斩断了吐蕃的魔爪!”

  欢呼声尚未响起,他战枪突然指向西北:“但吐蕃王庭还在大非川逍遥!那些沾满鲜血的刽子手,还在喝着马奶酒庆功!”铁枪重重顿地,“你们说,该当如何?”

  “杀!杀!杀!”

  “杀进军大非川!”

  进军大非川,是盛唐百年未竟的宏图伟业,是几代将帅魂牵梦萦的夙愿。

  而今,这梦想终于在我们手中实现,三军将士怎能不欢欣鼓舞?怎能不热血沸腾?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经久不息,足足持续了一盏茶的功夫。待声浪稍歇,哥舒翰满面红光地抬手示意:“监军还请为三军将士训话。”

  值此历史性时刻,作为监军的李乾自然当仁不让。他刚要举手示意,排山倒海的欢呼声却再度爆发。

  只见唐军将士个个面泛红光,眼中闪烁着崇敬的光芒。

  小主,

  李乾虽为监军,在军中的威望却与主帅哥舒翰不相上下,甚至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这一切,都源于他实实在在立下的赫赫战功。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