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卓山扬名

>
  面对如此艰难的困境,飞鹰锐士们只能瞪大双眼,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方的局势不断恶化。他们心急如焚,心中充满了焦虑与无奈,然而却又无能为力。

  眼看着己方逐渐陷入被对方死死压制、疲于招架的被动局面之中,他们的士气也开始受到极大的影响。

  尽管他们费尽心思地苦思冥想,甚至不惜穷尽所能去尝试各种各样可能有效的方法,妄图彻底改变当前这不利的战局形势。然而,令人感到无比沮丧和绝望的是,对手所布置的战阵竟然如此坚不可摧且强大无比!无论他们如何竭尽全力,所有付出的心血与努力最终都如梦幻泡影一般消散无踪,所有的苦苦挣扎到头来不过只是一场徒然无功的闹剧罢了。

  那支被称为飞鹰锐士的队伍虽然英勇无畏,但面对敌人铜墙铁壁般的战阵防线时,却始终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进展。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充分发挥出自身所具备的敏捷优势,并巧妙地运用起一种名为“放风筝”的战术策略。

  值得庆幸的是,这支飞鹰锐士队伍中的成员无一不是身手矫健、动作灵敏的敏捷型战士,其移动速度之快犹如闪电划过天际,身形之灵活恰似飞燕穿梭花丛。

  可是,即便飞鹰锐士们占据着这样明显的速度和灵活性优势,对面的卓山乡勇依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这些乡勇们使出浑身解数,拼尽全力试图攻击到那些如同鬼魅般飘忽不定的飞鹰锐士,可惜任凭他们怎样努力,却连对方的衣角都碰不到一下。

  而另一方面,当 300 人的卓山乡勇组成严密阵势准备正面迎敌时,却发现根本就无法将这群行动如风的飞鹰锐士围困在其中。

  于是乎,战场上呈现出一幅奇特而又僵持不下的画面:双方你来我往,相互交锋,一方像是轻盈敏捷的蜂鸟,另一方则好似笨拙缓慢的乌龟,彼此之间谁也无法真正制服对方,谁也不能占到绝对上风。就这样,经过一番激烈而漫长的鏖战后,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最终以平局的结果落下帷幕。

  那么,这个令飞鹰锐士们吃尽苦头的强大军阵究竟从何而来呢?有没有办法破解?自家能不能也整一套?这是所有见证了卓山战阵势力的都在琢磨讨论的事。

  原来,卓山的军阵传承,正是来自于原来大蔡乡的蔡氏家族之手,刀王蔡阳手书《汉军基础战阵》。也正因如此,卓山乡勇才能在战场上势如破竹,与飞鹰镇的精锐正卒打得有来有往,不落下风。

  更为难得的是,蔡启元不仅将这份传承熟记于心,更是能够根据实际战况灵活运用,使其威力发挥到极致。这种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智慧,即便是放在整个乡镇级别的势力当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因此,当这一消息传开之后,立即在周边地区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议论着卓山乡的崛起以及他们那令人畏惧的军阵战术。基本上,可以说只要是乡级势力胆敢与卓山乡正面交锋,无异于以卵击石,只有死路一条。

  就连那些镇级势力,如果不能掌握有效的破阵之法,一旦与卓山乡交战,很可能就会像飞鹰镇一样,被硬生生地拖入旷日持久的持久战、消耗战之中,最终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

  经过这场战斗,卓山乡这块原本默默无闻的“硬骨干头”终于成功地进入了周边各大势力的视野,并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认可。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轻易小觑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乡镇了。

  且说那镇长曹碷,平日里也是见多识广之人,可当他见到小将蔡启元时,却也不禁两眼放光,心中暗自赞叹:“此子真乃绝世将才啊!”要知道,像这般出色的人物,实属罕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如此厉害的队伍,卓山乡居然拥有整整五支!这等实力,即便是与一般的镇级势力相比,亦是不遑多让。

  虽说这些乡勇目前还未正式转职成为正卒,可实际上他们之间的战力差距微乎其微。毕竟乡勇们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其战斗能力已然相当可观,再加上精妙的军阵配合,完全能够弥补那一点点战力上的不足。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来到了第三天的至兵仪式。在这场盛大的仪式上,最为耀眼夺目的当属作为东道主的交河镇所派出的蛟河血卫。

  只见他们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入场,那磅礴的气势犹如排山倒海般压向四周,就连素有“霸王”之称的项羽见了,都不由自主地点头称赞。

  这支蛟河血卫的实力堪称恐怖,基本上已经达到了正卒二转的水准。不仅如此,他们的领军将领更是一名货真价实的一流初阶高手,麾下还有三名二流百夫长以及 30 名三流队什。

  如此强大的阵容配置,使得他们在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以压倒性的优势力挫北安镇和大罗镇的两支强军。

  相较于蛟河血卫的光芒万丈,清江镇前来参赛的则是一支水军。由于兵种不同,无法与其他陆军队伍直接比较,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凭借着自身过硬的实力,取得了团体赛第四名的不俗成绩。

  不过,这可苦了来自飞鹰镇的带队将领。原本信心满满地带着自己精心训练的队伍前来参赛,本想着能在此次比赛中大显身手,谁曾想竟被卓山乡的几支队伍彻底碾压,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风光无限,自己却落得个灰头土脸的下场,直气得这位将领差点吐血,心里暗骂道:“卓山乡这帮家伙实在是太他妈坑人了!”

  然而,无论是赞扬还是责骂,这一次卓山乡可谓是声名远扬,整个周边地区都深深地记住了这块“硬骨头”,大家心里都明白,没事儿可千万别去轻易招惹它。

  且说那交河盟会的至兵典礼圆满结束之后,按照常理来说,各路兵马本应各自解散,返回自己的家乡。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镇长曹碷竟然当场宣布交河即将正式立县,并诚挚地邀请来自各个乡镇的会盟兵马能够留下来,接受镇守府的雇佣,承担镇守府所发布的各项任务。

  其实,对于镇守府这样的举动,早就在几大势力的预料范围之内。所以当雇佣协议摆在面前时,他们没有过多犹豫便纷纷签署。

&emsp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