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59章 漫画模式,征服老师傅们

要大把大把的给钱我们呢!”

  嚯!

  林火旺这么一说,可是真的将三个老师傅彻底说兴奋了。

  “干!妈了个巴子的。年轻的时候,我没能真正扛着枪上战场去杀日本鬼子。

  这老了老了,如果能用你说的这个漫画,攻占下日本的年轻人来,也算是为国做贡献了。”

  “林火旺同志,只要你保证你说的都是真的。我们三这条老命卖给你都行。”

  “对!绝不能让日本鬼子占领了舆论高地,说吧!你要我们怎么做,只要我们能帮得上的,义不容辞。”

  不仅是这三个老师傅,他们的二十多个学徒们,也同样跟着一起亢奋了起来,纷纷表示要加入“攻占日本”的漫画计划当中。

  “好!很好!师傅们,现在不着急,也到了饭点的时候。

  我们先去吃饱饭,下午我好好和你们讲解一下,这漫画是怎么一回事……”

  说到这里,林火旺也算是戛然而止,卡了一个点。

  因为已经说服这些老师傅们帮忙,他的目的达到,便不用那么着急,把所有的事都抖落出来。

  包袱嘛!都是要一个一个解开的。

  ……

  而前往食堂吃饭的路上,厂长苏云是真心佩服林火旺,朝他竖起了大拇指,小声夸赞道:“林火旺同志啊!还得是你厉害呀!这三个老师傅,可以说是我们厂里最难搞的了。

  你连他们都能说得动,不愧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和作家。

  你放心,你的漫画杂志,我们春城电影制片厂全力支持。”

  “那就多谢苏厂长了,而且我可以跟您先透露一点。后面如果我们的漫画杂志真的火了,最好我们春城电影制片厂要赶紧招一批做动画的学徒。

  将来这些连载的漫画,同样可以做成连载的动漫……也就是动画片。

  到时候卖给日本的那些电视台播放,能赚更多的钱。”

  林火旺也是给苏厂长画起了大饼来。

  苏厂长一听这话,也是两眼放光。

  这能做出动画片来,还卖到了日本去,这不妥妥地扬我国威,妥妥的政绩么?

  “好!我觉得这事能成。只要你们的漫画杂志搞起来了,我马上就去招人。”

  苏厂长也被说兴奋了,吃饭的时候,还一直挨着林火旺聊个不停。

  以至于坐在林火旺另一手边的钱淑珍,愣是一句话都没有插进去,都有些吃醋起来了。

  很快,吃过饭,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来到美术生产车间。

  林火旺像一个讲课的大学考试一般,拿着粉笔,在美术生产车间的大黑板上,开始写写画画了起来。

  不过,刘师傅一开始就提出了疑问道:“林火旺同志,我有点搞不清楚。你说的日本漫画,和我们国家的小人书,有什么区别?

  如果它们是类似的东西,就靠在日本卖小人书,能达到你之前所说的那种影响力和效果么?我怎么有点不太相信啊!”

  面对刘师傅的质疑,林火旺直接摆事实和数据,张口就说道:

  “去年日本的漫画杂志年发行量达到了七亿册之多,平均他们每个国民年消费六本。

  在他们的便利店、电车等场景甚至形成了“站着看漫画”的文化,而我们的小人书限于新华书店借阅。

  我们中国的小人书集中于历史演义如《三国演义》、民间神话故事如《大闹天宫》等等,缺乏现代生活题材。

  往往都是偏低幼的读物,也就是说小人书大多都是给孩子看的。

  可是日本的漫画不一样,已经完全摆脱了“低幼化”的标签。

  几乎是可以覆盖整个年龄层次,有少年向、少女向、青年向等等。

  他们的漫画题材多种多样,可以是未来科幻机械战甲,也可以是都市情感职场写实,甚至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随便画点天马行空的故事和物种,也会有足够多的人喜欢……”

  在林火旺的一番科普下,三个老师傅总算是明白了漫画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式。

  而那些美术功底不错的学徒们,一个个也都兴奋了起来,觉得这种漫画形式,非常适合故事的创作和表现。

  “日本漫画采用多格分镜,通过特写,如《铁臂阿童木》中阿童木眼睛占满一格、全景切换构建节奏感,而我们的小人书每页单幅画面缺乏连贯动作表现。

  简单的说就是,日本漫画更像是电视或电影,通过一帧一帧重要的连续动作,加上人为的脑补,将故事场景呈现出来的。

  而我们的小人书则更像是一页一页的插图集合在一起,却主要通过一段段的文字去进行故事的描述,类似于说书人的那种模式。

  并且,日本的漫画,可以通过速度线,如人物奔跑的拖影、拟声词(如“ドカン!”爆炸声)实现时空压缩,单页可呈现从拔剑到斩击的全过程,远胜小人书的静态叙事。

  这样的画面感和冲击力,就是漫画所蕴含的独特魅力了。

  下面,我给大家做一个小小的示范吧!

  各位不妨想象我们不是在画连环画,而是在纸上拍电影!比如就画一个工人师傅赶火车的场景。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