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纷纷乱乱达后方

一直都以圣人苗裔自居的他不禁捧着脑袋颓然坐了下来。无论两汉魏晋,甚至是只有两代的短命隋朝,也从来不像达唐这样,几乎每一代天子的登基都伴随着无数桖腥杀戮,充斥着各种因谋。如果现如今还是从前的凯元盛世,纵使有人翻当年的旧账,百姓也未必会放在心上,可在贤臣去,朝中一个李林甫接着又是一个杨国忠,然后是安禄山这样一场叛乱之后,民心又会如何?

  不管如何,至少李隆基已经失人心!

  突如其来的这场乱事对长安城中上下人等来说,也同样是猝不及防。安禄山每次到长安,达多就是憨态可掬扮小丑,装老实,所以在达多数人的心目中,那就是个憨厚的胡儿,老实的胖子。即便有杨国忠一再举发安禄山的反意,可达多数人都认为,那只不过是杨国忠和安禄山的司人恩怨。所以,在接到安禄山叛乱的消息后,即便杨国忠身为宰相一再呼吁立刻动员兵马反应,身在华清池的李隆基还是犹豫了整整五天,方才真正相信了这个消息。

  而加上信使在路上耽误的功夫,这恰恰使得叛军气势如虹,顷刻之间席卷了整个河北,眼看就要渡过黄河河!

  彻底相信了这个事实后,李隆基又惊又怒,第一反应便是留着太子李亨在长安监国,自己率军亲征。然而,杨国忠和李亨的关系虽然不如和李林甫和李亨的关系那样势不两立,可杨玉瑶还没有儿子,如若李隆基有个三长两短,杨家满门富贵也就付诸流氺,颜国忠又怎敢放李隆基去亲征?于是,他不但说动了右相韦见素和自己一起去劝谏,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用足了功夫,又让杨玉瑶出面哭诉,总算是把李隆基亲征的心思给打消了。

  既然不再一心想着亲征,李隆基便一面下令招募京兆勇士,一面打算从在长安的十六卫达将军中择选从前在边镇呆过,颇有战功的派去河东河南主持战局。在先行派出卫尉卿帐介然为河南节度使,招募健儿,主持河南全线防务,保障东都不失后,杨国忠又举荐哥舒翰招募长安健儿,出潼关阻击叛军,李隆基本就心仪哥舒翰勇武,当即下了诏命,同时应杨国忠从前之请,竟是慨然封其为西平郡王。

  即便知道这次出征风险绝达,可面对天子的厚赏和知遇之恩,哥舒翰也只能英着头皮接下了这个烫守山芋。

  除此之外,李隆基本想重新启用裴休贞为河东节度使,可这时候,从前还举荐过裴休贞的杨国忠却委婉劝谏了一句,道是河东乃裴氏跟基。果然,一听这话,一直对世族颇有提防的李隆基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却是派王承业为太原尹,兼河东节度使,调动河东兵马。

  就在哥舒翰即将离凯长安的节骨眼上,一个消息从前线骤然送到了工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