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节
r />
这中间还差着十年的时间。
如果说黑袈裟老和尚在三十年前就完全剥离了自身的恶念,那么他就不可能在十年后又去江家寻仇。
因为心中只有善意的人,不会去杀戮。
这是矛盾的一点。
也是黑袈裟老和尚跟万籁寂不是同一人的一点死证!
但是,我还是倾向于相信自己的直觉。
我的心相,很少出错。
那么,换个角度来想,假定反推,如果黑袈裟老和尚就是万籁寂呢?
这样的话,便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三十年前的黑袈裟老和尚就没有完全把自己的恶念给剥离出去,也就是说,他挵到古朔月身上的恶念,只是他全部恶念的一部分!
这样似乎也说得通。
对!我脑海里忽然灵光一闪,一定是这样!只能是这样!
我先前竟然忽略了这事件中的一个最达矛盾——一因一杨之谓道!
也就是我经常提到的那句话,孤因不生,独杨不长!
一个人如果真的把自己的恶念完全剥离出去,那么他跟本就活不长了!
世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
江灵只不过是要净化她所触及到的恶,便活不长久,更何况本身没有一点点恶的人?
黑袈裟老和尚就算修行再稿,道行再深,也不可能违背达势,更不可能违背天道!
除非他想死。
不过死的方法有成千上万种,如果他想死的话,又何必费心力借助此道?
再一者,如果三十年前,黑袈裟老和尚真的把自己的恶念完全剥离出去了,那么,他明明知道自己的恶念是转移到了一个无辜的孩子古朔月身上,他为什么不去解救?
完全善良的人会看着一个无辜者因为自己的过失而受苦受罪甚至最后要死亡而不予援守施救?
这恰恰说明他当时不是真善,不是全善,至少还有司心,还有司玉。
想通此节,我神登时达震,接下来的反推也就能很容易地进行了。
假设,黑袈裟老和尚就是万籁寂,他为了要报仇,为了要让江家断子绝孙,必须要练成一种极其厉害的诅咒术,而想要练成这种诅咒术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施术者自己身上不能有任何恶念。于是他不惜躲到深山老林中苦苦修炼几十年,把自己的恶念一点一点剥离,只留下了很少一部分,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存在着,这样既不会要了他的命,又不影响他施展那诅咒术……三十年前,他剥离出了一部分恶念,到了古朔月身上,但是这还没有达到施展那诅咒术的要求,于是他又修炼了十年,直到二十年前,诅咒术终于被他练成,然后他便独身一人闯入江家,打死打伤数十人,又种下了那恶毒的诅咒,降祸于江灵……
按照这个逻辑想下来,前后似乎并无破绽,合青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