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

 眼,深恶痛绝道。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赵娘子该明白这个道理。”

  看见她被气地微微颤抖的肩膀,赵鸾鸾眨了眨上翘的眼眸,淡淡扬声回道,“令子不得我家静姐儿欢心,自是强求不得,何娘子消消气。”

  声音传到几步远处,又被噎了一下的何嫱,背影更显几分怒气冲冲。

  人走了,珍珠才有空细说,“鸳鸯还让人传信,此事让魏王与兖王看见,是太子殿下为静姐儿周旋了几句,为此还应下与两位殿下比试射艺,娘子,会否有些不妥?”

  赵鸾鸾继续走着,思量道,“既是太子亲口答应,那便无事。”

  若是不想,以李鹫的性子,有千百种办法应付过去,宴射之事好说,只是无缘无故,其他两位皇子为何要掺和到王静则的事上,即便是赌约有些问题,与他们二位也该毫无关系,怕只怕醉翁之意不在酒。

  宴射本就是君臣同乐,而今又有三位皇子竞技,两位贵女蹴鞠赌约,整个大朝会半数的人都来了玉津园,想要看热闹。

  赵鸾鸾坐于席上,很快,珍珠便将王静则寻来了,她指了指一旁的位置,让人坐下,询问道。

  “你的蹴鞠队可寻够人?”

  见阿娘没计较前因后果,王静则伸了伸舌头,正值在外跑了许久,饮了杯热茶,摇头乖乖道,“没。”

  赵鸾鸾叹了口气,觉得有时候养女儿也真心累,一日日的全是糟心事,“你学蹴鞠没多久,白球不设球门,那些花样动作你不会,必定是要比筑球,可筑球少说一队也要十二人,今日你顾哥哥在,我已派人去找他。”

  一听到顾伯玉,王静则就不乐意,“不要,我用谁也不用他。”

  “那义妹可还有别的人选?”跟在珍珠身后的顾伯玉来时,正撞上这一句,面色不变,又问道,“亦或我换个问法,义妹此番比试,有几成胜算?”

  王静则听他这风凉话的语气,愈发讨厌,斜了他一眼,“多管闲事!”

  “如何是闲事,义妹的事就是我的事,义妹不高兴,便是让我不高兴,有人欺负义妹,义兄便该出手惩治,今日她们胆敢横行霸道、强人所难,来日就敢为鬼为蜮、暗箭伤人,如何能让其得逞,必要一击即中,让她们害怕。”顾伯玉逐渐走到王静则面前,站定,低身轻声笑道,“怕了,就再也不敢纠缠义妹半分。”

  王静则抬眸对上顾伯玉幽黑的瞳孔,那张脸明明在笑,可是却又无半分玩闹之意。

  她一直清楚顾伯玉的面目,是以极其讨厌他这幅阴险的样子,往日这阴狠手段也曾用在她身上,而今却要帮她,都用在旁人身上,一样的虚伪奸诈。

  “顾伯玉,我不喜欢你,这些心思别用在我身上。”

  “我也不需要你帮我。”

  顾伯玉并不气馁,他也坐了下来,与王静则一同看向台下已然准备妥当的宴射,心平气和继续说服道。

  “义妹莫非是想寄托输赢于随便几人,亦或者是运气?在场之中若寻一个真心想要帮你之人,那必然是我。”

  “那位朱小娘子的赌约实在恶毒,义妹出嫁,少说还有数年之远,若当真遂了她的意,有何好处,恐还惹得义母心疼。”

  “义妹不如短暂放下与我的恩怨过往,好生惩戒于她,也该让这京中贵女们知晓,你,并不好惹。”

  第35章 皇子斗皇子30%丨义子40%丨太子……

  明知顾伯玉又在巧言令色,王静则回头便想与赵鸾鸾告状,索性将这人的嘴缝住才好,可见到赵鸾鸾那双虽默然却暗含赞许的眼眸,抿了抿唇,却什么都没说。

  她知道,阿娘如今身边最缺的就是顾伯玉这般工于心计之人,那一夜,阿娘也告知于她,顾伯玉不会再害她,而今她明知自己一人难以取胜,又为何非要做个矫揉做作之人,顾伯玉要帮便帮,反正对她又没坏处。

  王静则这般想,就瞥了身边的顾伯玉一眼,没好气道。

  “顾郎君既夸下如此海口,那便在赛场用出全力,否则白惹阿娘高看你一眼。”

  顾伯玉自又是一番应对自如,“都听义妹的。义妹继续赏宴射,我去为义妹寻人。”

  台下的弓矢箭靶已然备好,章禧帝还为这次比射添了彩头,有几分让几个儿子争个高下之意,往常这宴射也不只这三位皇子,可今年陛下却并未让其他儿子下场,更显意味深邃。

  官员内眷们,虽不敢议论胜败,却已然对结果了然于胸,二皇子出身武将,又擅骑射,大抵是要夺得头筹,而九皇子与太子年年你来我往,谁也不能压谁一头。

  所谓射金环,便是宫人将铜环悬挂于支架上,持弓之人只要射穿铜环便算赢,只是这铜环小,与箭矢的大小所差不过分毫,宫人再摇动铜环,射中几率更是微乎其微,是以射十得五便算赢一局,三局两胜。

  李鹫身穿明黄圆领箭袖,手握一把黑漆弓,依旧是平日待谁都满面春风的好好太子,李昭与李饴则各穿玄色与绛色,三人站于场中,抬眼对视间尽是暗流涌动。

  待看到,从宝座之上走下,站在凭栏处的章禧帝,李饴心知,这一场宴射,不同于从前任何一场,坐在帝位上的这个男人终于老了,他开始在意,他的儿子到底谁能堪当大任。

  他看着跃跃欲试的李昭,又看向好似什么都没体会到的李鹫,眉心蹙起,捏紧掌心的弓,射出了第一箭,铁脊箭破风而出,穿过铜环,擦出微弱火花,金属的碰撞声,清脆悦耳,亦震醒了台上台下看戏的人。

  接下来的九射,箭无虚发,宫人敲响铜锣。

  一直默不作声的李鹫,也张开了弓,连发十箭,铜锣再响一声。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