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

br />   “纳兰大人所言極是。”胤禩慎重地点点头,接着话锋一转,“然而我今日才知,阿吉在属地强占良家女子无数,用以笼络上下级,結党弄权,欺上瞒下,罪大恶极,若不早日明正典刑,恐酿成大祸。”

  揆叙面露讶色,问道:“竟有这种事?”

  胤禩肃然道:“若没有确凿无疑的证据,我怎会贸然在御前陈说。”

  揆叙的神情变得凝重而慎重:“封疆大吏结党营私、弄权擅势,在地方上一手遮天,俨然土皇帝,确为朝廷的一大毒瘤。皇上許是被其蒙蔽了一时,故而尚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待再过几日,若依旧不对其从严处置,那我们翰林院也上一道折子,共同参劾阿吉。”

  胤禩双手抱拳,极为郑重地作揖行礼道:“如此便多谢纳兰大人了!”

  揆叙赶忙往旁边侧身一闪:“为人臣子食君之禄,自当为君分忧。貝勒爷万不可对我行此大礼。”

  嘴上虽这般说,心中却十分熨帖。只觉得八阿哥虽年纪轻轻,做事却极为踏实稳重,一心为公,颇具担当,处理政务成熟老道,且待人平易親和,毫无架子,在诸位阿哥之中实在是出类拔萃。

  相较之下,太子高傲自负、待人严苛,全然没有明君应有的气度风范。高下立判。

  旋即又想,如此秉直有担当的八贝勒,要是日后被安亲王府的狐妖连累,岂不可惜?

  再者,皇上知道了狐妖的存在,会如何处置她?若为安抚民心,把她枭首示众,或许有机会将她替换出来藏匿起来……

  这两个念头在脑海中相互交织碰撞,忽听胤禩问:“纳兰大人又是为何这么晚才放值?”

  他心中蓦地涌起一股冲动,脱口说道:“八爷可曾听闻一则有关安亲王府的谣言?”

  胤禩显然未曾留意过此事

  ,似乎对此也并不怎么上心,重新迈动脚步,边走边漫不经心地问:“是何谣言?”

  “白狐报恩。”

  胤禩这才停下前行的脚步,微微皱起眉头,道:“详细道来。”

  第72章 第72章……

  揆叙先说此事已在四九城傳开,不过謠言中有颇多不实之处,恐会越演越烈对八爺不利。又说自己当时亲身在场,理当把所见所闻據实相报。

  不过,他只说了那狐妖是如何现身、如何躲避女眷耳目,并未提及他和其他人下跪之事,最后还给自己留了一线转圜的余地:“此事重大,原该早日呈报聖听,只是这几日越想越覺得荒谬可笑,总疑是我等醉酒眼花,记忆错乱所致。”

  “必是如此。”胤禩听完仅是轻轻一笑,“这朗朗乾坤,清平世界,怎会有妖怪存在?定是你们开怀畅饮,不覺深醉,以致神志迷离,看花了眼。”

  接着笑容一敛,认真道:“汗阿玛向来不喜各地呈报祥瑞之事,便是不希望臣民沉溺于鬼神之说,寄希望于来世,而不认真经营现世。謠言止于智者,切不可让这般无稽之谈傳到皇上耳中。”

  此刻,二人已然走出正阳门,瞧见了各自的轿子。

  揆叙听他这么说,便也不再争辩,顺势说道:“八爺提醒的是。明日喝您的喜酒时,我正好提醒提醒其他几位,别把幻觉当真。”

  其实胤禩的政治嗅觉极其敏锐,对局势的洞察与考量远超常人。

  揆叙一提起这件事,他心中便警觉起来:不管狐妖是真是假,只要谣言传得广,必生祸端。恐各地反贼以‘天降妖孽来亡大清’为引子,串联谋反。而安亲王府隐匿不报,便是包藏祸心,大逆不道,一旦事发必会牵连他。

  故而,虽然表面上不露声色,实则一上了轿,便吩咐身边太监,连夜把玛爾珲请到八贝勒府。一是将当日情形问个清楚,二是督促他尽快处理掉相关人等。

  可惜玛爾珲喝多了,深夜被抬到八贝勒府时,犹如一滩烂泥。

  没办法,胤禩只等令人将他原样送了回去。转而命人一早去佟府,找鄂伦岱索要那幅畫。

  根據揆叙所言,这幅畫是至关重要的证据。毁了画,便无人可言之凿凿地指认任何人为妖。

  ***********************

  九月初八,祥光瑞彩遍洒京城,正是八贝勒娶亲的良辰吉日。

  一大早,大学士马齐和裕亲王福全身着蟒袍补服,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一眾內務府官员前往安亲王府迎亲。

  在他们两侧,御林军环卫,甲胄鲜明,刀枪林立,寒光凛凛,好不威风。前列儀仗,旌幡蔽日,金瓜钺斧,耀目生辉。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缓缓行于长街之上,百姓夹道围观,无不惊叹皇家威儀。

  安亲王府鼓樂喧天,朱红大门洞开,门楣上挂着红绸结成的巨大花球,两侧的喜联分别写着:祥龙携瑞迎佳偶彩凤含情入画堂;横批:天作之合,传達着对新人的美好期许与祝愿。

  许久未在眾人面前露面的老王爷嶽樂,特意穿上了顺治爷昔日赏赐的黄马褂,率领阖府上下,整齐有序地排列在门口,恭候迎亲队伍的到来。每个人脸上都绽放着灿烂无比的笑容,仿佛这一刻也是他们此生最为骄傲自豪的时刻。

  鞭炮声震耳欲聋,片刻不歇,看热闹的百姓早已将街道挤得水泄不通。男女老少,皆踮起脚尖,伸长脖颈,翘首望着安亲王府大门,只盼一窥这位有幸嫁给八贝勒的女子是何等姿容。王府家丁穿梭在人群之中,不时抛出喜果喜糖,引得大人小孩们竞相抢夺,场面热闹非凡。

  待迎亲队伍達到不久,王府內奏起喜欢快的喜乐,众人知道新娘子即将出来,皆屏息凝神,目光齐刷刷地投向王府门口。

  俄顷,只见一身红妆的新娘头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