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庆历三年,完

太不高兴。”

  李承宗可不管庆帝是出于什么心态想留下他,他只知道接下来就要说到林婉儿,提及内库一事,他可不想参合其中。

  “既然如此,你去吧。”

  庆帝摆摆手,又突然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禁足期间不要忘了练武。”

  李承宗有点莫名其妙,但还是点了点头,直接溜了。

  先去太后寝宫,接着去毓秀宫,然后出宫去了趟醉仙居画舫。

  与司理理交待了一声,自己禁足了,今后一年不能再光明正大来醉仙居,让司理理晚上留门。

  为此,还得到了司理理的一记白眼。

  就这一记白眼,让李承宗堂堂大宗师都没忍住心神一荡,心中忍不住感慨:“难怪都说妾不如偷。”

  从画舫回到王府后,进入专心练武模式。

  自突破大宗师后,因杂事缠身没有修炼,也就没有察觉,所以回府后初次修炼,李承宗便震惊了。

  原来突破大宗师后,修炼速度竟然极快,相比早年堪称一日千里。

  但在大半年后,他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原本一日千里的速度,突然陷入了瓶颈,就像一个瓶子已经近乎装满了水。

  李承宗能感觉到经过半年飞速提升,自己仿佛已经进化成这个世界上完美的生命体,到了这个层次,想要往上提升非常困难,提升速度非常缓慢。

  他也突然明白庆帝为何意味深长的说那么一句话了。

  因为在突破到大宗师之后,能得到一段飞速提升的时间,让力量体质快速进入一种比较完美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突破大宗师之后,大宗师之间的战力就相差不大的缘由。

  因为不需要多久时间,大家都是比较完美的生命体。

  如果让现在的他和庆帝一战,不分生死,绝对分不出高下。

  当然了,在这大半年期间,李承宗除了练武和偶尔偷偷去找司理理外,也会听一些再京都流传的消息。

  首先,就是赖名成。

  赖名成在参过他之后,紧接着便弹劾了刑部和大理寺。

  理由是冯家手中的冤屈,皆因刑部和大理寺而起,是刑部和大理寺的不作为,官官相护等等,才导致李承宗触犯国法、私设刑堂,要求从上而下严查大理寺和刑部。

  于是刑部和大理石十三位官员被罢官流放,以及五十来岁的刑部尚书告老。

  但这些人并未让赖名成停下弹劾的脚步。

  因为李承宗的话,赖名成也悟了,都察院的御史开始走入民间。

  半年光景,朝堂上接连问责十六位朝官,连同其家眷共计三百余人,在秋后菜市口处斩。

  自此,赖名成一跃成为京都百姓口中的赖青天。

  对于赖名成这个人,李承宗算不上讨厌,也绝对谈不上喜欢,只能说欣赏他的气节,对他做事的方式方法,完全不敢苟同。

  再来,就是范闲和林婉儿的婚事。

  在那日家宴后不久,权贵之间就传出了陛下要赐婚范闲和林婉儿的消息。

  虽说庆帝没有下明旨,但就是这些传言,也让长公主李云睿惊了一下。

  于是,在之后不久与北齐的战争中,李云睿主动承担一大笔军费。

  可惜让李云睿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就在今年深冬时分,两国战争结束之后,京都突然出现了一个传言:谁若是能娶晨郡主林婉儿,谁就能掌控内库财权,紧接着庆帝直接下了赐婚圣旨,赐婚对象就是林婉儿和司南伯范建的私生子范闲,完完全全的打了李云睿一个措手不及。

  这个赐婚圣旨一出,便在京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来,内库事关重大。

  再则,便是范闲的身份。

  内库财权一直都是长公主李云睿掌控,虽不是国库,但也可以说掌控着天下一半财权,何其重要,哪能说传就传,还是传给一个私生子。

  当然了,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范闲和林婉儿的婚事。

  林婉儿虽说是私生女,但人家是长公主和宰相林若甫的女儿,而且还被庆帝收养为义女,封为晨郡主,便是私生女,身份也非常尊贵。

  反观范闲算什么?

  不过是司南伯的私生子,即便范建乃庆帝心腹,可他的私生子终究是上不得台面的,起码在身份上和林婉儿天差地别。

  只是庆帝已经下了旨意,其他权贵再怎么谈论也没用,更别说妄想暂时还在李云睿手中的内库财权。

  最后,则与关李承宗自己有关。

  当初他踏浪赋诗表白司理理,众人都以为司理理会被其收入房中,却不想司理理竟然留在了醉仙居。

  一开始官宦子弟摄于三殿下的威势,也不敢贸然去求见司理理,只是谁都没想到司理理主动邀请了靖王世子李弘成。

  关键,李弘成赴宴后什么事也没有。

  这说明什么?

  说明三殿下根本不在乎司理理。

  于是乎,京都名门子弟觉得自己又行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