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远离范闲

  毓秀宫。

  自今早范闲被宣入宫后,秦瑜便一直在发呆。

  直到午后,太子状告老二杀林珙,一干人等被叫进皇宫,她才回过神来。

  “你说我是不是做错了?”

  前几天不欢而散之后,秦瑜就一直在想让儿子照看范闲的问题。

  一开始,她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任何问题。

  范闲是叶轻眉的儿子,她和叶轻眉是好友,让儿子照拂好友的儿子很正常,何况儿子和范闲还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可随后她越想越不对,如果是寻常人家,她的做法没问题。

  然而,他们不是普通人家。

  皇室之中,稍有不慎就是要命的大事。

  尤其今日,太子竟然状告了老二派人杀林珙,让秦瑜一阵心惊肉跳。

  若是真让太子得逞,即便朝堂势力略胜一筹的老二,即便不死也得脱层皮。

  林珙之死,不管是谁所为,总归和范闲有关系。

  也就意味着和范闲在一起,会随时随地处在别人的算计之中。

  儿子虽然有点势力,是九品上的高手,可京都水深,光靠武力是不足以应付的。

  如果太子因为范闲,算计她那个在朝堂上没势力的儿子呢?

  还有李云睿那个女人,看起来柔柔弱弱,实际心如毒蝎,单是范闲要接手内库财权,她就一定会想方设法杀了范闲。

  更别说,范闲还是叶轻眉的儿子。

  一旦范闲的身世爆出来,除了原本就要对付范闲的太子和李云睿之外,还有皇后和秦家,以及她不知道的势力势必会出手,让儿子照看范闲,就是在与这些人作对,其结果……她不敢想下去。

  朋友的儿子自然应该照看,但前提是不能让自己儿子陷入危险的境地。

  听到秦瑜突然开口,一旁的朝露说道:“殿下确实不宜和范公子走得太近,范公子要接手内库,便站在了京都风口浪尖之上,势必会牵连到殿下。”

  秦瑜点点头,沉默了许久,才问道:“宗儿今日也进宫了?”

  “陛下单独留下了殿下,此时应该还在宫里。”

  “去把宗儿叫来,我有话跟他说。”

  于是乎,从御书房出来的李承宗被叫到了毓秀宫。

  秦瑜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以后离范闲远点。

  这让李承宗一脸疑惑,心想老娘这是长脑子了,还是查到了当年刺杀案子的真相?

  要不然,他实在难以想象,前几天还因为范闲跟他发火的老娘,竟然会说出让他离范闲远点的话。

  随后听了秦瑜的解释,李承宗才恍然道:“我还以为您是知道了当年的真相,才让我离范闲远一点。”

  秦瑜一惊,当即挥退了所有人,问道:“你查到了?”

  “没有,不过老头子给了我一个答案。”

  “是谁?”

  李承宗沉吟道:“他说是范家人做的,具体没说是谁,我之前猜测不是范若若的亲娘,就是范家的老太太,可我后来想了想,应该不……”

  话没说完,秦瑜摇头打断道:“不是范若若的娘,如果是她,以你父皇的手段,她不可能后来还生下了范若若。”

  李承宗也知道,不会是范若若的娘。

  之前在御书房的时候,他被庆帝的话给惊讶住了,顺着庆帝的话去想,只想到了范若若的娘和范家老太太。

  但事后想想,觉得不对。

  毕竟范若若的娘,应该不可能知道彩云的身份。

  退一万步说,就算范若若的娘知道,也不可能是幕后真凶,要不然范若若又岂会有出生的机会。

  至于澹州的那個老太太,当时已经在澹州,时间根本对不上。

  再结合,庆帝说的该死的已经死了。

  所以当年一事,绝非只有范家那么简单。

  而庆帝只提到范家,明显是想误导他。

  避免他和范闲走太近,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至于其他原因,暂时还想不到。

  总之,对秦瑜的话,李承宗是赞同的。

  “我知道范若若的娘和范家老太太不可能,但老头子既然提到范家,必然和范家有关系。”

  秦瑜回忆片刻,嗯了一声:“司南伯还有一个兄弟。”

  “范建不是独子么?”

  秦瑜摇头道:“不是范建的兄弟,是范建的亲叔叔,你可知现在范氏一族只有司南伯府拿得出手,为何一直是京都五大家族之一?”

  这点李承宗倒是知道,当初范家在京都的势力很大,一个小小的司南伯府,只能算范氏一族的旁支,后来范氏一族突然被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只剩下了一个司南伯府。

  然而看似范氏一族落寞了,可底蕴都被范建继承了,再加上庆帝与范建的情谊,庆帝有意扶持范建上位,范家才依旧是京都五大家族之一。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