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王一行回山,谢宣的迷弟

“小松子,背上你玄陵师兄,上山。”

  几人一走,在场的江湖中人当即便议论了起来。

  “喂,你们谁知道刚刚那个人是谁?”

  “如此风姿,说是仙人临尘也不为过,但怎么江湖上从来没听过望城山有这么一号人物?”

  “难道说,他便是道剑仙?”

  “不对,他如果是道剑仙,李道长应该称其为师尊,而不是师叔祖。”

  “真的好好看,你们说望城山收不收女弟子?”

  “望城山收不收女弟子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男人可能要打你。”

  “没见识,道剑仙爱穿紫衣,之前飞走的那位才是道剑仙。”一位身穿白色儒衫的年轻人开口道:“刚才那位身穿青衫之人,则是道剑仙的小师叔,楚国的那位太上皇。”

  “嗯?你如何知道的?”

  “嘿嘿,小弟不才,是个写话本的,自然消息灵通一些。”年轻人一笑,自顾自掏出一叠话本:“诸位看看,这是我新写的话本。

  《道剑仙自传:我与小师叔不得不说的故事》。

  不喜欢也没关系,我还有《小师叔请自重》、《小师叔,我受不了了》……”

  “哦,听着就很有意思,我能不能先看看?”

  “当然可以,兄台我跟你说……楚,楚前辈!”年轻人扑通跪了下来:“楚前辈,我刚刚那些都是瞎说的,您可千万别放在心上。”

  古人好男风,尤胜今日。

  说白了,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楚昭没有理会他,随手拿着那本《小师叔请自重》看得津津有味,坐在草地上,身边清风环绕,彩蝶绕舞。

  旁边身穿儒衫的年轻人,一脸拘谨,浑身冷汗直冒。

  年轻人姓孙,名锦年,自幼酷爱读书,偶然听闻儒剑仙谢宣的事迹,心生向往。

  于是,与父母辞行,只身踏入江湖,想学谢宣游历江湖,看遍天下书籍,读个剑仙出来。

  只是江湖之路,又岂是那么好走的,无钱寸步难行。

  为了生存,他便写了一些神仙鬼怪的话本,不料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再然后,他便被百晓堂注意到,被收纳进组织,成为了百晓堂的一名弟子。

  望城山这边如此热闹,他自然是要来瞧瞧的。

  孙锦年有个特别的天赋,那便是自来熟。

  得益于这个与生俱来的天赋,他很快便与望城山的弟子打成一片。

  听说他准备给望城山著书立传,便有好心的弟子,讲述了一些望城山上的事情。

  原本有关楚昭之事,望城山弟子历来避而不谈,只是楚昭此次回山后,特意吩咐将他是望城山弟子一事宣扬出去。

  当然,一些隐秘肯定是没有说的。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孙锦年听完故事后,心头痒痒,手也痒痒。

  他老毛病犯了,没忍住写了几个话本。

  结果,话本还没有卖出去,就撞到了正主手上。

  作为百晓堂的一员,虽然只是外围成员,对于楚昭的事迹也有所耳闻。

  比如:大闹天启城。

  再比如:一人一剑拦下三十万大军。

  他自然知道这位不好惹,也惹不起。

  任何人,尤其是楚昭此等实力,身份地位还如此超然的人,不用想也知道容不下自己被如此写在话本上。

  此时,只是在等待一个结果,等待最后的审判。

  “嗯,文笔还不错,反正比我好,就是写的有些太保守了,这样的话本是吸引不了读者的。”

  “啊?”

  孙锦年人傻了,都有些怀疑自己耳朵是不是出了问题。

  本以为自己会被判死刑,却不想这位开口竟然给出太保守的评价。

  “你啊什么啊,没听清?”

  “听清了听清了,只是前辈,您……您不生气?”孙锦年小心翼翼的问道。

  “这有什么好生气的,你只是写楚昭和赵玉真的故事而已。”楚昭淡淡一笑:“楚昭和赵玉真只是两个名字,又不是我和赵玉真专有,我还没有那么霸道。

  只是你文章,匠气太深。

  直白一点,就是套路文,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

  在我看来,有些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而且你这些套路,与谢宣写文的套路有些像,看得出来是你在模仿他。

  你很崇拜谢宣?”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