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金榜得中做公卿

阿三好生臭骂。真真的秀才遇上兵,秀才赵阿三羞得面红耳赤,蚊子叫唤般嘟囔 ‘武人不知书、军汉不达礼’。不知哪阵风把儿子微声抗议刮进老子的招风耳朵里,辱骂父亲不甚打紧,侮辱军人绝对不行。赵寿吉跳起三尺高,曹少头顶亦升起三丈火焰,二人臂膀用力联手把人捉住押回衙门。动了真怒的老赵将那不识抬举的东西捆成粽子吊在后院房梁上狠揍,老头子经验老道:打板子伤筋动骨不划算,山里老藤编的藤条乃是逼良为娼之沿用千年不衰的经典刑具,一鞭见红两鞭见血,鞭鞭听取杀猪叫。

  这个,惨叫声发自老婶子,藤条抽在儿子背上宛若用竹签子扎母亲的手指尖,逃回自己房中不忍再看。

  赵阿三身体文弱但信念坚强,为了信仰死扛到底。打手没辙,向同谋问策。想曹少来到明朝饱受多年风霜磨难历经沧桑挫折,修来扎实理论丰富经验,再不是当年受人摆布的棋子,他逐渐成熟了,基本认同不择手段达到目的的人是好汉而不是混蛋。

  暴露其隐私部并迫害之,可最大限度摧毁人的意志迫其就范。“英武裤子太厚被他当棉甲用了,剥了他裤子再打,叫府中妇人都过来观看!”

  老赵悄然赞道:“高,实在是高。”

  赵阿三气愤叔父手段卑鄙做不得长辈,豁出去骂道:“奸诈无耻。”

  这里是明朝,父纲要遵守、忤逆乃重罪,老赵岂能容他叫骂叔父,连裤子带腰带扯下,藤条高高扬起重重落下,呼啸着做出道加了酱油的笋烧肉。

  “嘻嘻--嘿嘿--,老爷有令,姐妹们快来…”

  读书人讲究礼仪廉耻,未曾想名震朝野的‘廷杖’真会落在自己屁股上。听到家中女人们的嬉笑声,赵阿三感觉光溜溜的屁股燥热无比,羞耻感迅疾攻破道义之大防,终于赶在自己妹妹和女性仆役们赶来之前向老头儿开口叫饶:“大,速速把儿裤子提上。”

  “从也不从?”

  “从。”

  “你叔父训导听是不听?”

  “听。”

  叔父,名头上带个‘父’其实屁都不是,不能打来不能骂。还是老子管用,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哪怕老子一介白丁,儿子已是受人尊敬的秀才。

  赵英武趴在床上,露着红白紫三色的屁股蛋,不急不羞只咬着牙忍着痛让老娘给伤口上药。

  老嫂子上完药,把裤子给儿子提上,耳听外头笑声雷动,便说道:“儿啊,你爹升任千户也没见他如此畅快大笑,为娘猜你四叔之计定能奏效,去了省府考试须好生默写。”--“听到没有!”

  赵阿三倔强着不肯应声。这时又传来推杯换盏的响动,然后听到四叔沾沾自喜唱起戏文来。

  “幸亏又逢贵人星,贵人相救得重生。十八过去十九春,独占青龙交好运。今年正当二十一,金榜得中做公卿。你们休得不相信,我此命算来一定准。”

  “儿啊,你听,你四叔唱戏一口的浙江口音。你爹之前还说你四叔诓他是老家人,今日听来绝非江湖骗子。儿啊,说保你中榜绝非戏言啊。”--“听到没有。”

  “嗯。”

  赵阿三终于心服口服,终于放下心中执拗,终究是敌不过‘独占青龙交好运’的诱惑。

  “此去省府一定好生听从你四叔的吩咐。”

  “嗯。”

  老嫂子兴冲冲跑过去,“叔叔唱的可是绍兴一带的戏文?”离开家乡多年,突然听到家乡戏,那份亲切勾起老嫂子无限的乡愁。

  曹少笑呵呵仰脖子把杯中酒一饮而尽,“正是绍兴戏,好不好听?”

  “好听。”

  “还想不想听?”

  “想听。”

  “如此,嫂子,你助我演一场好戏。”曹少把酒杯放下,让老嫂子走远几步,自己寻了卷书捧在手里,布置好位置站台。让老嫂子喊一声:“王郎。”

  这段戏是曹少超爱的越剧折子戏,得意洋洋、朗朗上口:

  如此娘子稍待,小生来了

  黄卷青灯两年以上

  抵得过苏秦子刺股悬梁

  这也是我王魁艳福无量

  夜读书还有个红袖添香

  倘若是到京城功名有望

  定不负桂英妻一片心肠

  桂英妻说此话十分中啊肯

  也知道得志时要霖雨苍生

  愿只愿此一去鳌头占定

  倘若是下第归誓不回程

  老嫂子乐开了怀,“愿只愿此一去鳌头占定,倘若是下第归誓不回程。”

  曹少摆摆手,说道:“只有上文没有下句。此番我定让阿三侄儿金榜得中做公卿。若说有变数,唯有一桩事。”

  “何事生变,四弟讲来。”老赵脸都白了。

  “乡试考场舞弊,又该如何?”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