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泥腿子进城
子考试旷工数日不算大事,可若要被政敌上纲上线起来也能安个渎职罪的。算了,太平些吧。
老赵拜托曹少亲自给走一趟,另派于文昌左右伺候着,此人精明能干是不二人选。事关重大,老赵慷慨解囊,不光算于祥出公差,私下里还给他几两银子作酬谢。于祥坚持不肯受,说日后三公子若能进翰林院做庶吉士,作为三公子的半个老师(家庭教师)脸上有光。后面絮絮叨叨说了很多,言下之意赵阿三是他半个弟子也就是半个儿子,若能够有情缘,当然了,仅仅是奢望,奢望把‘半子’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于祥有个待字闺中的女儿。老赵骂他是白日梦高手,犬女安能配虎子,英武吾儿相貌堂堂将来可做东床驸马。
由于祥的白日梦,侧面表明明代师生之间情浓于水,双方确有不可阉割之亲情。如此就能理解朱棣为何要诛杀方孝孺九族时再加上其老师一族,开天辟地玩了个‘诛十族’。哼哼!师生一脉相承,必为同党。不冤。
老赵能够想到乡下人进府城难免会闹笑话,他遭城里人耻笑也就罢了,只恐连累到自己儿子跟着丢脸。因此,老赵指示于祥赶往梁山给曹少开个行前会交代下入城须知。
此举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啊!其中饱含着老赵一家包括于祥在内的施州衙门对梁山给出的标签:不懂礼数。这也是事实,经过五四运动以及后来的改开,国人已经把古法经典丢了个七七八八。当然,于祥挺会做人,不会明着过来说教。
众人向曹少投去羡慕,因为他是穿越众里第一个走出大山走进一线大城市开眼界之人。曹少得意之余想带上谷子一起进城,不料赵寿吉这个小气鬼死活不肯负担谷子的旅费,加上谷子手头活也紧更忙着跟随胶皮学习医术,如此便作罢。
“老子去武昌旅游,数码相机给我用几天不过分吧?”
“想得美!”胶皮断然拒绝,“你是去出差可不是旅游呢。再说了,拿个相机在大街上出风头,然后官府铁链一抖把你套了,罪名是‘妖术惑众’,你出不出得来不打紧,照相机丢了可是大事。”--“喏,别忘了给我买回来。”胶皮给出厚厚几页的代购商品目录,里头多的是蜜饯零食。
于祥则给了他几页的‘入城须知’,说武昌府就爱个繁文缛节,进了城要格外讲文明讲礼貌。投宿客栈,上床务必脱掉鞋袜,弄脏了被褥是要赔钱的。端茶盏喝茶万不可一口闷。去馆子吃饭务必要问清价码再点菜,否则以武昌人的尿性定让你当掉裤子方出得了店家门。嘴巴务必要抹上蜜,要自称‘山人’,碰上有钱的喊‘员外’,碰上穿官服的甭管大小品秩统统喊‘大人’,碰上老头儿喊‘老丈’,碰上老妪喊‘妈妈’,碰上不老又不年轻的妇人喊‘娘行’。
“慢来!碰上当官的喊大人?”
“正是。”于文昌解释道,“这两年府城风气不古,不论官职大小就爱草民喊他作大人。”
曹少给于祥作揖,“于大人。”
于祥赶紧躲开,“曹爷,咱能不能好好说话撒!”--“对了曹爷,有一事须向你交代清楚,武昌街边小巷定有聚众耍钱的,你万万不可参赌下注,十局九千,都是不良人专骗我等外乡人的局…”
谷子听闻附和道:“于先生提醒的是,大哥万不可耍钱。”
这话点着了曹少的火药桶,瞪眼骂道:“你哪只眼睛看见我赌钱了!”一句骂吓得谷子不敢言语,哆哆嗦嗦找个借口赶紧闪人。
于祥家里有河东狮盘踞,经年来饱受家暴之苦,这便给曹少亮出大拇哥来,大赞其老爷们气概。
“文昌兄为何落得如此田地哩?”
“唉—授人以柄,不堪回首哦!”
原来于祥当年落魄书生一个,能当上桅杆屯的文书是妻家使钱给走的门路。而在桅杆屯混饭一年到头攒不下几个钱的,这么多年来家中吃穿用度也全仗妻家救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说,父权还是母权归根到底还是经济基础决定的。如今你于文昌混出了头,家里一把手也该换人了吧!”
于祥咧嘴大笑道:“正有此意啊。岂止一把手换人,老婆也该换了。在武昌若得闲我便拟下放妻书来!”
所谓放妻书就是休书,文人墨客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