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东林党本质

  “啪!”掌击办公桌

  胶皮随之娇躯一震。

  “污蔑,妥妥的污蔑。无耻,简直厚颜无耻!”厉声喝骂。

  胶皮随之娇躯一震。

  堂堂名义上的大明首辅对着你拍桌子骂娘,就问你你怕不怕。还好有张维贤怜香惜玉给保驾护航,“叶进卿确实跟魏忠贤对着干,俩人确实不对付。可跟魏忠贤不对付不一定非得就是东林党啊!老夫我也跟他九千岁三五句话就得崩,我张维贤也是东林党了?”

  “《东林点将录》里头您,他,可是东林党魁哩。那不是,那不是魏忠贤说的,叶首辅大人跟刘一璟过从甚密私交甚好。”胶皮不敢直接跟叶向高对话,话里头换个称谓,请第三方张维贤继续揭示真相。

  叶向高气得直跺脚,“老夫不稀罕劳什子的体检。亏得老夫昨晚替你梁山尽说好话,你家竟是非不辨黑白不分污我是细作探子。”说罢夺门而出。

  “明白了明白了,这笔糊涂账可算弄明白了。是我向皇上举荐叶进卿做的副使。”--“叶向高是得罪了客巴巴,那老妇,坏滴很!”张维贤丢下句便出门追叶向高去了。

  叶向高气呼呼把几页信笺扔给潇洒,“你自己看,老夫说了你梁山半句坏话木有!?”

  “误会误会!”--“木有木有!”潇洒和胶皮连连点头哈腰。特别是胶皮表现极为诚恳,因为她听信了一个坏老头的谗言而冤枉了一个好老头。

  “我跟你们讲,我不稀罕甚么体检。我就是气不过!”

  胶皮继续点头哈腰,“要体检的,要体检的。老年人年年都要体检,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您老才能长命百岁哩。”

  潇洒说,“坏事变好事。也算搞清楚了叶向高是友非敌。”

  胶皮说,“明天我安排吴有性亲自给他做体检。”

  潇洒说,“魏忠贤这老东西,真不是个东西。”

  胶皮说,“就是。这老头儿坏滴很!”

  胶皮恨恨说,“朱皇帝惜字如金,但凡他多说半句我们也不会误会了姓叶的。搞什么皇家神秘么,我们不习惯也猜不来。”

  叶向高说,“对不住了国公爷,我这儿一通发作误了你体检。”

  张维贤说,“死太监暗箭伤人。不成,回头咱也给那死太监上点眼药。”

  叶向高说,“好,此仇不报非君子。”

  张维贤说,“搞你就是搞我,真当我英国公是个闲汉寓公不成。”

  叶向高起身走到门口,往猫眼里瞄上一瞄,回到沙发上贴近张维贤坐下,“请教国公爷妙计。”

  张维贤吐出三个字来,“丁大用。”

  体检结果还得等上两天才能出来。叶向高有的是时间修改自己的报告。当晚在张维贤的房间中继续挑灯夜战,用梁山的钢笔在奏本里阐述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既然梁山扛把子柴呵呵当众人面宣布中南半岛将纳入大明版图而非朝贡藩属国当不似有诈。此外,梁山众信口拈来《歌唱祖国》,真情实感爆棚绝非伪作。歌中所唱祖国有黄河长江,此祖国即我大明。

  “臣等皆以为梁山有司忠君报国未改初衷,言‘身怀利器者必有杀心’未尽然也…”写完,把奏折交张维贤看了,英国公一目十列快速扫过,“祖宗社稷无忧矣!咱们签字画押,八百里急呈皇上。”

  叶向高回到自己房里,展开信笺又写上了,是写给东林党的一封公开信。他要在梁山的这几日找机会再做个时政演讲,表明自身立场揭露东林丑恶面目。“韩爌、刘一璟及吾辈一众士子……叶某念及曾同朝为官之谊今日好言相劝,诸君当审时度势重修章程。借用梁山俗语,重要的事说三遍:放弃对抗、放弃对抗、放弃对抗!大明家国亦是尔等祖国,岂有胳膊肘往外拐的道理。观梁山垂髫小儿也知报效国家,山野村夫亦心怀富国强兵。尔等自诩满腹经纶,读书都读到了狗肚子里去了。尔少收三五斗,垂死之人便有口米汤续命。尔多交三五钱,大明水师便可纵横四海。国富民强岂不美哉……”

  这个叶向高啊,半只脚踏进棺材的人了还这样幼稚,搞不懂这人是怎么混上首辅高位的。你一片好心,下笔却是连篇骂仗,诤言悦耳从善如流乎!?人家理你才怪。东林党之恶,是他们资本家的阶级本质决定的,是金融资本内在逻辑决定的。只要有人出得起价,高堂老母都能剁碎了卖去。只要能赚钱,哪管道德伦理民族大义。他们的后辈们,互联网巨头企业把贪婪的手伸到了在小区菜市场挑担卖菜的老太口袋里,‘满门忠烈’的柳氏三代助纣为虐疯狂打压自己人,把中国国土数据送给美国人,这可是涉及国土安全的国家机密,这都可以出卖。只能叹一声:东林后继有人。

  东林党的反动本质注定其不可能改变立场,和平演变绝无可能,只能予以消灭。可这帮人不比外敌,杀了就杀了,杀了地里一埋,铲除敌人的同时还能给土地增肥。对于东林,杀到什么程度杀掉多少才不至于影响到国家行政体系和经济正常运行?难就难在读书人士子组成了这个国家的基本盘,皇帝与士子共治天下,他们是这个国家的主人而非工农。难就难在了这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难题要从教育说起,根源在于教育。

  简而言之,东林党能做大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知道朱元璋为什么一度曾中断科举十年之久,知道老朱为什么要搞南北分榜吗?

  科举以读书取士。北方王气盛南方文气盛,南方人渐渐爬上中国历史舞台的中央,中国人才分布南多北少南重北轻,对这一现象,王夫子以地缘风水来解释‘地气东南迁’。鲁迅说:“据我所见,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优点是机灵。”机灵人读起书来自然有优势。

  南北分榜的作用简单讲为平衡地区取士比例,因为你不这么搞,全天下当官的都讲一口吴侬软语。朱元璋时期的南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