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我的团长我的团
能出宫的娘娘真好。能够借工作之便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全程五星级豪华游,最重要的是全程免费。不过赵舒雅觉得自己还是比不上李尚、徐承他们,自己国内游,人家出国游。演而优则妃的赵舒雅现在有的是机会到处玩,吃吃各地特色美食、看看古迹纵情山水。她打小生活在青山绿水的施州,鉴于工作和婚姻来到北京,深刻领略北方苦寒之地的精髓,在北京吃够了沙子。受够了!
来到南京一看,果然是传说中繁花似锦的烟花之地。南京有一景当为世界级景观,充分体现了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的雄壮与霸气。站在中华门一眼就能看见,你不想看也没办法,这家伙太高大太炫目,眼睛里都是它。此,便是由永乐年间三宝太监督造的天下第一塔:大报恩寺琉璃宝塔。
九层宝塔高78米,通体琉璃烧制。九层琉璃塔每一面墙壁之上有2扇窗户共计144扇。这些窗户全部用磨制得极薄的蚌壳封闭,蚌壳制成的窗罩名叫明瓦,是平板玻璃之前中国最好的建筑采光材料。144盏灯芯有1寸粗的长明灯分别安置在窗户之内。琉璃塔旁边建有油库,用于储存燃灯所需的灯油。塔上每盏油灯每夜所需灯油六两四钱,整个塔每月耗用灯油1530斤。每当暮色来临,琉璃塔上如火炬明亮的油灯彻夜不熄。无论月落星稀的傍晚还是风雨如注的黑夜,无论是在钟山脚下的丛林之中还是大江之上的渔舟之内,人们都能够看见这座高塔上的明灯。
当惊世界殊!大报恩寺琉璃塔值得一提再提。
宝塔主体结构用红砂岩建成,保持世界第一高度建筑的记录足足400年,在外国人眼中是为南京乃至中国标志性建筑,称之为‘中华大古董、永乐大窑器’。建成后不久即蜚声世界,引来西方人的羡慕和效仿。其中一位中国风铁粉便是那路易十四,此君在凡尔赛宫里打造了一座全部用瓷砖建造的特里亚侬瓷宫,其灵感就来源于大报恩寺琉璃塔。当时的欧洲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知“南京瓷塔”不知有长城。英国伦敦皇家植物园有座邱园塔,就是英国人在1762年模仿大报恩寺琉璃塔建的山寨品,完了之后印在了半英镑硬币上。而这股山寨风潮的起源归功于一个叫约翰·尼霍夫的荷兰人。1654年,荷兰画家尼霍夫来到南京将琉璃塔的形象画在了《中国出使记》里,随着这本书火遍欧洲南北,琉璃塔成为最为欧洲人熟知的中国建筑。安徒生没有来过中国,在其童话《天国花园》中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我现在是从中国来的—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这里的瓷塔就是大报恩寺琉璃塔。
明清两代的大报恩寺就是个世界网红打卡地,成了外国人到中国必游景点,把它当作是中国的一个象征。热潮延续了几百年,美剧中依然可以发现剧中外卖盒子上印着大报恩寺琉璃塔图案的。
在外国人眼中,这个大家伙之与中国和后世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同等地位。只是火炬还在明灯已灭。
宝塔毁于太平天国内乱。1856年天京之变,北王韦昌辉因为担心翼王石达开占领琉璃塔架炮攻城,于是派兵在塔下挖地道引爆炸药炸宝塔地基,一面用火炮直接轰击塔身,最终使琉璃塔化作一堆瓦砾,而大报恩寺也被由此引发的大火焚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