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东林党必须死

果就是东林党垄断社会财富,导致底层百姓赤贫,国家赤贫。

  细数东林之所作所为,我们能读到的无非‘无耻’二字。把女人玷污了,是女人不对,因为你体力不如我,所以毁你清白乃是活该。把你玩弄了,你还要为我背黑锅,这叫物尽其用!佩服!

  后世对东林党,最为熟悉的就是那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老生常谈,毫无新意。但方从哲却由此引出不少八卦来。

  “诸公皆知写这幅对联的是东林创始人顾宪成,却未必知道这位兄台贡献了一个成语:天高三尺。此君曾在泉州做推官,离任时乡民给了他写有此四个字的匾额,他开始不明就里,后经人解释才明白这是在骂他刮地三尺,地矮了三尺,天可不就高出三尺来。这种人创立的组织,会是什么德行,可想而知。

  万历十四年,顾入京谒见大学士王锡爵,他们之间有过对话,从中可以窥见东林党人的骨髓特质。王对顾说:‘你在家乡呆了很久,知不知道近来京城有一件怪事?’顾不知是何怪事。王锡爵说:‘如果朝廷讲一件事是对的,外人必说不对;朝廷讲一件事不对,外人又必说是对的。’顾说:‘我也听说一件怪事。如果外人讲一件事是对的,朝廷必说不对;外人说一件事不对,朝廷又必说是对的。’这个“外人”,便是以东林党为核心的在野官员。”--“关于东林之德行,吾闲居德清县新市...”

  言者无心,听着激灵。潇洒思想开起了小差,老头住德清新市镇,不晓得是不是那林家铺子的老熟客哩。

  “早肆茶坊常有闲谈,乃编一笑谈。说皇上下诏书用100万两银子修河堤。让阉党修,贪污五十万两,剩下的五十万两用于工程。让东林党人修,一百万两全部贪污,然后大骂阉党阻拦不能开工,再上书给皇帝,要求河道修好了不能征收漕运税,不然就是与民争利。顺带把反对的人挨个弹劾了,然后放风给那些世家大族大商人:河道畅通,随便开船,公家面上分文不缴。”

  “至于私下里,懂的都懂。”背后嚼别人舌头,通透、舒服、过瘾,很开心的,难得碰到个知晓内幕的,潇洒势必要口若悬河了。“东林党把自己活成了笑话。他们大谈气节,舍小我成大我,为国家大义和天下黎民,有请别人慷慨赴死。他们自己呢,无微不至地照顾好死者的妻子女儿,把她们照顾到自己床上。万不得已轮到东林自己头上了,这些读书人为了民族文化传承,毫不犹豫地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去跪舔新主子。”

  这回轮到潇洒嘴滑了,他口中的‘新主子’当然指满清入主中国,可方从哲无论如何没那双慧眼,打死也不会想到区区建州奴才竟然能够翻身做主人,他只道是梁山司有不臣之心。于是,乃正色危言道:“乃知贵司军力膨胀,仍请柴公慎言!”

  “不不不...”潇洒大囧,慌忙摇头摇手,乃以人格保证,新主子指的是关外的建州鞑子。

  东林与建奴内外勾结,一个有钱有粮,一个有人有骑射,长此以往,关外八旗被东林奶大奶壮,长成个彪形大汉也不是完全没有这个可能。方从哲问道:“不知如今关宁军辽镇军饷几何?”

  潇洒乃直言相告:“自袁崇焕上任后,上季度耗资百万金。”

  “唉---”方从哲长叹一声,“吾辈辅政多年,遭东林抵制而留两大遗憾:一则归籍报考,二则,时值白银短缺之年未能暂停一条鞭法。”

  就为你方从哲‘时值白银短缺之年’这一定语,你特么就是个大能人。因为张居正推广的一条鞭法在白银(货币)供给充沛时非常好,而在货币紧缩时,法案之弊端又是要命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