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水调歌头
也就是说,刨去末年的徽、钦二朝不说,给人以歌舞升平、河清海晏的北宋,一百多年里居然发生了两百次“起义”,这也可以说明当时的赵氏皇权经受了怎样的考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正因如此,对于此起彼伏的匪乱寇祸,赵宋尽是不遗余力的围剿镇压。
王棣对黑脸宋三郎殊无好感,倒亦全非先入为主,他能感受到对方的野心勃勃,这是个不安分守己之人,为了一己之欲可以不择手段。
若是可以,他丝毫不介意掐灭宋黑脸任何一丝“雄起”的苗头。只是,这种事不好说啊,又不是袁天罡成李淳风,能未卜先知?
唯有闷闷的向码头行去,会合聂胜琼众人离埠赴京。
一行人刚到城门口,迎头碰上十来个官差,俱是面色惶急,犹若败兵溃勇,当头一人身量高伟,虎须美髯,不是郓城马兵都头、“美髯公”朱仝还有哪个?
不过,此际的马兵都头可名不符实了,并非威风凛凛的坐在一直惯骑的黄骠马,而是垂头丧气、目不直视的匆匆而行,脚步有些凌乱。
王棣心下一凛,迎上前去,拱手一揖:“朱都头,好巧啊。”
朱仝正低着头心思不属的走着,不妨被人拦了去路,正待发怒,抬头见是王棣,愣了愣,赶紧还礼:“确是好巧,见过王三郎。”
昨日县衙匆匆一面,朱都头对这个俊俏的不像话的名家子弟印象颇深,省得彼此身份有云泥之别,便是想高攀一二亦不得法。再者,当时他领命去围剿梁山余孽,大功告成凯旋而归已是子夜时分,错过了宴席,颇是有几分懊悔。今日一早又奉命揖拿要犯,饶是身子健实,也是不堪奔波之乏。
饶是如此,见了王棣一行,朱仝仍是强打精神恭谨行礼。
“朱都头,可是被那宋江逃脱了?”王棣单刀直入的问。
朱仝稍一思忖,便将事情始末全盘托出。这种事没法隐瞒,用不了多久便会传扬开来,既如此,何不干脆送个顺水人情?
话说朱、雷二人领命追拿宋江,出城一路询查,乃得晓宋江径往城东而去。二人对视一眼,心下俱是一紧:苦也,宋三郎必是去往东溪村寻晁盖、吴用等人去了。
宋押司素来仗义疏财,颇是结交了一帮好汉强人,东溪村保正晁天王便是其中之一。
晁盖专爱结交天下好汉,闻名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