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春情
青。他向来看不惯王拱辰,于是写诗调侃道:“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
王家四进士,王旁、王旉自无可能有此待遇,王桐是最危险的,至于王棣,与苏小妹的婚事已然定下,只待殿试授官后便纳彩问名,到时苏轼亦会返京主持相关事宜。
话说在杭州洒脱惬意不足两年的苏轼又要回到东京了,召他回朝的诏令已发往杭州,大概在四月初他便会抵京,调任权礼部尚书。权六曹尚书与翰林学士一样都是正三品或者从二品官,他此次回京算是平调。
王棣晓得,在原本那个时空,苏轼被召回朝后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更于元佑八年新党再度执政,再次被贬至惠阳。而后,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这次回京,得寻个时机与他聊聊,不论做人做官,有时候还是需要变通的。变通不是无能的退缩,而是为了日后更好的为民谋福祉。但愿他能听得进去,不至于落个流放蛮荒之地、受尽凄苦折磨。抛却忘年交不说,老苏同志眼见着就要成为大舅哥了呢。
回到枣家子巷,王府大门外,护卫、仆婢列成两排,见到王棣,齐刷刷地行礼,高声说道:“恭迎状元公回府。”
王棣让这阵仗弄得无语,见王末、王未二人窃笑不已,指指二位小娘子,也是哑然失笑。
大门内,王旉的妻子郭氏和王旁的妻子杨氏俱是抹泪不止,哽咽无言。
王棣心下暗叹,恭恭敬敬的行礼:“见过两位婶娘。”
杨氏抹干眼泪,连声道:“好好好,好孩子……”
郭氏却是说不出话来,只是一味地点头。
她本是王棣的生身母亲,只因王雱早逝,方将王棣过继给了王雱门下承祧。却不想三郎这般争气,竟是考了个状元回来,由娘亲变为婶娘,自家孩儿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对自己倒是很尊敬,却并不算亲近,她心里头怎会想法?有苦难言呐。
王旉晓得妻子心思,轻声细语的劝解:“贞娘,今天是大喜日子,该开心些才是。”
杨氏拭去泪花,用力点点头。
正堂里,老夫人穿着节日才有的衣裳,这些年保养得体,满头银发,贵气十足。看着王棣几人进来,她也不吭声,只静静的望着四位光大王家门楣的后辈。
王旁带头跪下,行叩首礼,大声说道:“母亲,孩儿回家了。”
“好,好,你们不负临川王氏之名,都起来吧……”老夫人颤颤巍巍的起身,对王忠道:“今日大开祠堂,都去给王家列祖列宗上柱香,告慰祖先在天之灵,咱王家后继有人,不坠家风。”
逢有大喜事开祠堂祭祖是应有之事,于王家而言,一门四进士,王棣还被点为状元,自是了不得的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