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系统新发现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的讲台上,空气中漂浮着粉笔灰与晨光交织的气息。陆轩坐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眼神却时不时瞄向老师手中的演示道具——一枚通体泛蓝的晶体。

  “异能融合的关键,在于能量频率的匹配。”讲台上的王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将晶体握在掌心,“这枚‘灵频共鸣石’能够模拟不同异能的能量波动,是目前最直观的教学工具。”

  陆轩微微眯眼,脑海中浮现出昨天那场食堂风波后和李锐聊起的秘境符号。那些图案似乎蕴含某种规律,与他感知到的灵能流动方式极为相似。

  “系统,启动。”

  淡蓝色的数据流悄然浮现,他的视野中,那块晶体内部的能量轨迹如同星河般缓缓流转。随着系统的解析推进,晶体内部的灵能演化过程被一一还原,甚至能清晰看到其从无到有、逐步稳定的过程。

  “嗯……如果按照这个路径调整异能输出方式……”陆轩心中一动,手指不自觉地在笔记本上勾画出几道曲线。

  “陆轩同学?”王老师忽然点名。

  “到。”他立刻抬头。

  “你刚才一直盯着这块共鸣石,是不是有什么发现?”

  全班目光瞬间集中在他身上。

  “呃……我就是觉得,它展示的融合路径有点局限。”陆轩挠了挠头,语气轻松,“比如,如果把能量导入的顺序换一下,或者加入一个缓冲阶段,会不会更高效?”

  教室里一阵低语。

  “哦?”王老师来了兴趣,“那你来演示一下?”

  陆轩起身走上讲台,接过共鸣石,闭目感受片刻,随即运转灵能。他指尖轻触晶体表面,灵能顺着既定路线流入其中,但中途突然改变了方向,像是水流绕过礁石一般,重新汇入主干。

  晶体瞬间亮起一道柔和的紫光,比之前老师演示时的亮度更强了一分。

  “这……”王老师瞪大眼,“你调整了它的能量流向?”

  “算是吧。”陆轩咧嘴一笑,“其实异能融合不一定非要强行叠加,有时候换个角度,让它们自然引导彼此,效果反而更好。”

  “天才啊!”后排传来张扬的声音,他正趴在桌上,一脸兴奋,“我就说咱兄弟不是一般人!”

  “别吹了。”陈墨淡淡开口,但也露出了些许惊讶之色。

  下课铃响起,同学们纷纷围上来讨论,而陆轩则拉着张扬和陈墨走到角落。

  “我昨晚想了很久,觉得这种方法可以试试。”他低声说道,“你们要不要一起练练?”

  “练练没问题。”张扬挑眉,“不过要是练废了,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放心,我可是有系统的。”陆轩眨眨眼,“再说了,总得试试才知道行不行。”

  午饭时间,三人再次来到食堂,边吃边讨论新方法的可行性。

  “你说的那个能量缓冲阶段,具体怎么操作?”陈墨问道。

  “就像打篮球一样。”陆轩夹起一块肉,“你不能直接把球砸进篮筐,得先运两下,找好节奏,再出手。”

  “所以你是说,我们平时用异能太急了?”张扬若有所思。

  “对。”陆轩点头,“就像昨天那个李锐,他释放雷电异能的时候,电流太密集,导致自身导体承受不住。如果我们能控制输出节奏,就能避免反噬。”

  “听起来挺靠谱。”陈墨沉吟片刻,“那我们什么时候开始?”

  “今晚就去训练室。”陆轩笑道,“正好趁现在还有点空闲。”

  “等等。”张扬忽然压低声音,“你们听说了吗?前几天军队又出动了,好像是在清理某个地下据点。”

  “听说了。”陈墨神色微凝,“据说有一队士兵为了掩护平民撤离,被困在了爆炸区。”

  “他们……都还好吗?”陆轩问。

  “不清楚。”张扬摇头,“但有几个战士没能回来。”

  气氛一时沉默。

  “他们真的很勇敢。”陆轩轻声道,“我们现在的和平,都是他们在背后撑着。”

  “所以我们要变得更强。”陈墨语气坚定,“这样才能保护更多人。”

  “没错。”张扬拍桌,“走吧,训练室等我们呢!”

  傍晚时分,训练室内灯光明亮,三人的身影倒映在金属墙壁上。

  “准备好了吗?”陆轩站在中央,双手展开。

  “随时奉陪。”张扬嘴角一扬,体内雷属性异能涌动。

  “开始。”陈墨沉声应道,手中凝聚出一道深蓝色的能量波。

  陆轩闭上眼,灵能缓缓流出,沿着新设计的路径在体内循环,像是一条蜿蜒的小溪,最终汇聚成一股洪流。

  “注意节奏。”他低声提醒,“先缓后快,稳住输出。”

  三人异能交错,光芒在空中交织成网,竟比以往更加协调流畅。

  “有效果!”张扬惊喜地喊道。

  “继续。”陈墨紧随其后。

  训练持续到深夜,三人虽感疲惫,但实力提升却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张扬,原本掌控不稳定的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