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杨悉知的盘算

p; 秦昊只是听着什么话也没说。

  在官场上有两个禁忌,第一是挡人道路;第二是抢功。

  杨悉知两个都犯了。

  虽说有时候身在官场身不由己,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本无可厚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可不是每个人都像秦昊这样心胸宽广、好说话的。

  不管秦昊有没有明白他的意思,杨悉知最后直接坦白道:“老夫对你了解的不多,但也看得出来你是个君子,也是老夫最后的机会。”

  听了这话,秦昊有一脚把这老东西踹下去的冲动!

  有一句话叫“宁可得罪君子,也不能得罪小人。”

  所以,杨悉知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我看你老实,这次刚好能帮上我,所以我就选择得罪你了。

  秦昊不禁失笑,在这一点上他还真没有看错,至少秦昊不会在他下台之后踩他两脚。

  但许静文却会。

  杨悉知看秦昊的表情就知道对方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所以补充了最后一句话:“所以,在老夫眼中,你当翰林院大学士远比许静文强。”

  听到这话,秦昊顿时眼眉一挑。

  “这世界没有平白无故的爱,也没有平白无故的恨。”

  这句话放在任何朝代、任何时候都是警句。

  官场历来更是如此。

  永远不要奢望任何人在没有利益驱使下,会平白无故的帮你。

  杨悉知还有两三年的政治生命,最后这句话就是在跟秦昊表态,在这段时间里将秦昊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这也是他与秦昊的利益交换。

  同时也对他自己安稳下台有好处。

  所以,他才不怕在秦昊面前说出实话。

  因为这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

  换做是其他人,面对领导给出这样的承诺,必然是愿意肝脑涂地死心塌地的跟着了。

  但是秦昊并没有这样的打算,就算是想当官也不会愿意当他这个翰林院大学士。

  这倒不是说翰林院学士不好。

  实际上,这个职位再往上就是朝廷的正三品大员,六部尚书之流。

  又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做事,是极易升迁的。

  而是秦昊志不在此。

  所以只是淡淡说了句:“多谢大人厚爱。”

  杨悉知见他兴趣不高,以为秦昊是没看到实际好处不肯轻信自己,遂闭目养神不再多言。

  翰林院距离皇宫本就不远,没过多久,马车就在宫门口停了下来,接下来就需要自己走进去了。

  秦昊搀着杨悉知下车,然后跟在他的后面直奔勤政殿的御书房而去。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