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被晾着了

  金部会议室里的陈设布置和总部几乎一模一样。

  只不过无论是房间大小,还是里面的靠椅茶几都要比总部的小一号。

  从这一点上看,方泽民就是用了心的。

  会上无非还是那一套。

  着重强调发行国债的重大意义、重要性和紧迫性,让金部的人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从本质上说,这场会议开的可有可无。

  因为与宁青柏讲得并无二致。

  但秦昊却从方泽民的话中听出来了一点不同。

  只听方泽民在会议最后强调道:“借此机会我等要让外人知道:我金部不是只说不做!在真正的大事面前,我等也是久经考验的,只要将此事顺利完成,日后我等就无需仰人鼻息!”

  “只说不做”,显然是其他的部门对金部的看法。

  “日后不用仰人鼻息,”说明以前一直都是看人脸色过活。

  另外也将宁青柏的“半个月看见效果,一个月看到成绩”改成了“七天见成效,半月见成果。”

  会后,特意将秦昊单独叫到自己办公室。

  方泽民亲自给秦昊倒了杯茶,秦昊起身双手接过。

  重新落座之后秦昊随意地打量了下方泽民的办公室。

  也不是他有心要看,而是方泽民的办公室有些特别。

  与秦昊见到过的其他官员的独立办公室不同,方泽民办公室布置的极为朴素,甚至一些桌椅板凳都已经很旧了的。

  宽大的办公桌后面的墙上还挂着一幅字,上写着“敏事慎言”。

  这句出自《论语七则》,原句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意思是:君子吃饭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多做事少说空话,到有道的人那里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了。

  这还是秦昊自穿越以来,第一次在一位官员的办公室里看到这样的警句。

  “我倒是忘了,秦大人还是位书法大家,看看这副字如何?”

  方泽民见秦昊在看这幅字,便开口问道。

  秦昊见他问话时面上隐有自得神色,知道这是他亲手所写,客气一番后仔细端详一阵。

  随后沉吟着道:“这字笔锋遒劲,可见写字之人笔力浑厚,字体潇洒俊逸,隐有雄鹰展翅之势,说明此人胸襟广阔,抱负不浅,只不过……”

  方泽民原本已经眉开眼笑,手捋胡须舒爽至极,一听这话顿时紧张起来。

  这是他最为自得的一幅字,无论是语句还是字体都是他极为满意的。

  自打他写好挂在这里之后,别人看到无不叫好。

  他这么紧张是因为其他人也就算了,秦昊作为十国第一才子,文学功底子不用说。

  又自创柳体、颜体、秦体,书法更是一绝,他说出来的话可不一样,分量极重。

  若是有不好的评语从秦昊口中传出去,日后可是会贻笑大方的。

  他倒是忘了,秦昊作为一名官员,又怎么可能会拆他的台呢?

  秦昊接着道:“倒不是大事,只不过这字体笔画间有些拘谨,潇洒飘逸之势过于收敛,也说明写字之人心有羁绊,下官觉得甚为遗憾。”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感叹:果然是心里缺什么,外面就喜欢显摆什么。

  此话说出方泽民顿时瞪大了双眼。

  自古就有字如其人一说,今日听到秦昊的评语,更是让他深信不疑。

  秦昊说的是字,但方泽民的内心何尝不是如此?

  所以即便是他自己也觉得这副字总像是缺点什么,可就是说不出来是哪里欠缺。

  而秦昊这句话可谓一语中的,给他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方泽民竟然起身拍手称赞:“妙!实在是妙!想不到我方泽民竟然在即将天命之年有所顿悟,真是天怜我也!”

  看他那神情只差掉眼泪了。

  也不怪他如此激动。

  古人讲究三省吾身,对自己的修身养性是极为看重的。

  秦昊忙起身致歉道:“下官不知这幅字是大人所写,出言无状,还请大人见谅!”

  “哎——”方泽民摆手道:“你是实话实说何来无状之说?更何况秦大人所言正中本官下怀,本官感激都来不及,又岂会怪罪?”

  他是这么说,秦昊却是再次致歉,一副诚恳和惶恐的表情,任谁看了都会相信他是无心才说那些话的。

  有了这个插曲,方泽民有将秦昊引为知己的意思,所以也就不再端着架子,直接问道:“发行国债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不知该如何实施秦大人可有打算?”

  秦昊随即正色起来,思考一阵后道:“国债看似高大上,实则就是国家向百姓借钱,只不过这个借钱方式是用国家信用做抵押,所以不需要提供任何有价值的抵押物,只要发行一种债券,然后让人来购买就行了。”

  “本官是不是可以理解成跟钱庄存票差不多?”

 &emsp

上一页下一页